春秋公羊传清代 · 公羊高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 《隐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桓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庄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闵公》
 - 元年
 - 二年
 - 《僖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三十三年
 - 《文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宣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成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襄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三十一年
 - 《昭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定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哀公》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