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

貉(hé合):一种外形如狐狸的野兽。比喻同类,并无差别。杨恽(?一前54年)字子幼,西汉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是司马迁的外孙,汉昭帝丞相杨敞之子。汉宣帝时,任左曹,因告发霍氏谋反,任中郎将,封平通侯。杨恽在朝廷里得罪了许多官员,尤其是和太仆戴长乐结怨很深,最后因此而失败。戴长乐向汉宣帝上书告发杨恽,说他常常借古讽今,诽谤当朝。其中说:“杨恽听到匈奴单于被人杀死的消息后,就说道:‘无才缺德的君王,拒绝采纳大臣筹划的良计,最后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秦朝就任用奸佞之臣,杀害忠臣良士,最后导致灭亡;如能任用良臣,秦朝也会国运长远,可以延续到今天的。古代和现在的政治,就像一座山丘里的貉子,都是一样的。’杨恽就是这样狂妄地引用亡秦的史实去影射诽谤当朝政治,丧失了做臣子应有的礼节。”汉宣帝不忍心对杨恽、戴长乐严加惩罚,下诏把二人革职去爵,贬为平民。后以“一丘之貉”为典,比喻都是一路货色的坏人,亦简称为“丘貉。”

【出典】:

汉书》卷66《杨恽传》2889、2891、2893页:“(杨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卒以是败。”“上书告恽罪:‘……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恽妄引亡国以诽谤当世,无人臣礼。’”“上不忍加诛,有诏皆免恽、长乐为庶人。”

【例句】:

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宋·苏轼《过岭》之2:“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貉共一丘,岂恨虚舟之触?” 清·王士祯《碧云寺》:“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黑心符出,芦花变生,古与今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清·严复《救亡决论》:“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清·丘逢甲《秋怀》之3:“人物真成一丘貉,文章更噪六朝蝉。” 清·梁启超《新史学》:“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


偏正 比喻彼此相同,无所差别。语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增加混乱的倒是有些悲观论者,不施考察,不加批评,但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论调,将一切作者,诋为‘~ ’。”※貉,不读作gé或luò。△贬义。多用于比较方面。→狐群狗党 一路货色


【典源】《汉书·杨恽传》:“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 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今译】 汉代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杀,说:“无才德的君王,不能采纳大臣的良计,致使身死。像秦朝任用奸佞之臣,杀害忠良,因此灭亡; 如果能信用良臣,可以延续至今。古与今如同一个山丘的貉子。”

【释义】 后以此典指彼此相同,没什么区别。

【典形】 貉共一丘、貉一丘、狐貉同一丘、同一丘、一丘、一丘貉。

【示例】

〔貉共一丘〕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貉共一丘,岂恨虚舟之触?”

〔貉一丘〕 宋·苏轼《过岭》之二:“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狐貉同一丘〕 清·王士禛《碧云寺》:“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同一丘〕 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一丘〕 宋·陈师道《和鲜于大受崇先观》:“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一丘貉〕 清·丘逢甲 《秋怀之三》:“人物真成一丘貉,文章更噪六朝蝉。”


【词语一丘之貉】  成语:一丘之貉汉语词典:一丘之貉

猜你喜欢

  • 翁矍铄

    源见“马援据鞍”。谓老当益壮。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

  •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见“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舍《骆驼祥子》14:“我这才是头一回……~。”【词语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成语: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不分青白

    同“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十七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分青白,不是地主也斗。”见“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17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

  • 兵出无名

    谓出兵无正当理由。《晋书·石勒上》 “昔赤眉、黄巾横逆宇宙,所以一旦败亡者,正以兵出无名,聚而为乱。” ●《汉书·高帝纪》: “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

  • 祥鳣降

    源见“三鳣集”。登公卿高位的吉兆。唐白居易《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祥鳣降伴趋庭鲤,贺燕飞和出谷莺。”

  • 玉兔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 祠鸡

    源见“金马碧鸡”。指金马、碧鸡神祠。借指成都。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逆贼露布》:“城接祠鸡,竟无希于改旦;山多神鹿,终未息于择音。”

  • 风云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比喻遇合、相从。唐王勃《上明员外启》:“神交可托,风云于杵臼之间。”【词语风云】   汉语大词典:风云

  • 不知涕之无从

    涕:眼泪。 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些眼泪。 形容涕泪交流的样子。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使子贡说骖而赙之。夫子曰:‘予向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后多引作

  • 孔子泣麟

    麟(lín林):麒麟。古代传说动物,形状象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人以它象征祥瑞。后以此典感慨天下动乱,生不逢时,志向抱负不能实现。 此典指孔子见死麟,以为死亡之兆,哀叹自己政治主张不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