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小见大,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宋赵长卿《品令.秋日感怀》词:“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郭沫若《洪波曲》六章:“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徐寿轩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


主谓 看见一叶凋落,便知道秋天到来了。比喻可由细微的迹象,而知事物的发展趋向。语本《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郭沫若《洪波曲》:“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徐寿轩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多用于形容见微知著。也作“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报秋”。


【词语一叶知秋】  成语:一叶知秋汉语词典:一叶知秋

猜你喜欢

  • 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好时机。形容机会非常难得。《晋书.王羲之传》:“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唐.张九龄《上姚令公

  • 徙宅忘妻

    《孔子家语.贤君》:“(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有诸?’孔子对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公曰:‘可得而闻乎?’孔子曰:‘昔者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圣祖之道,

  • 荐梦

    同“荐枕席”。《太平广记》四九一引唐皇甫枚《非烟传》:“联云不及于秦台,荐梦尚遥于楚岫。”明徐渭《铜雀妓》诗:“荐梦无云雨,留香别绮罗。”【词语荐梦】   汉语大词典:荐梦

  • 汤惠休

    《宋书.徐湛之传》:“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八有《秋日示休上人》、《答休上人》诗,附有汤惠休《赠鲍侍郎诗》。南朝宋僧人惠休,极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谁有道,谁掌握了知识真理,就应向谁学习。语出唐.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 脐噬

    源见“噬脐莫及”。喻后悔难追。明李东阳《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多言只害道,为仁竟由己。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醒世姻缘传》七回:“此系膈言,毋徒脐噬。”【词语脐噬】   汉语大词典

  • 斐然成章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章:文采。 形容文采可观。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农民熙怡,悦豫且康,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尔

  • 温伯雪

    《庄子.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

  • 蠲吉

    《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朱熹集传:“吉,言诹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后因以“蠲吉”谓斋戒沐浴,选择吉日。唐王延昌《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每蠲吉历选,自郊徂宫,奠于堂户之

  • 解巾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韦著传》:韦著屡被征辟,不应命。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唐.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东汉韦著被迫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