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字连城

一字连城

一个字就价值连城,形容文字精妙。本于北魏元勰对高祖的赞誉。元勰,字彦和,献文帝的儿子,敏而好学,喜好属文,高祖时任司徒、太子太傅,与高祖君臣义重、兄弟情深。一日,高祖与侍臣升坐金墉城,看见堂后的梧桐和竹,高祖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吃;现梧桐、修竹并茂,能引来凤凰吗?”勰说:“凤凰是有德而至,梧桐与竹哪能招来!”高祖笑了,说:“朕也没奢望它来。”日将落,高祖酒兴更酣,环视桐叶,吟道:“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恺悌君子,莫不令仪。”并让黄门侍郎读群臣应诏诗,读到勰诗时,高祖为勰改了一个字,并说:“昔日祁奚荐子为官,天下却称赞他至为公道;现在我想称赞元勰的诗,才明白他的举荐果然不是出于私心啊!”勰听后,说:“蒙您神笔一改,才配得这赞誉。”高祖说:“朕虽雕琢了一个字,当誉的仍是玉的本体。”勰说:“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虽赐一字,却价等连城。”

【出典】:

魏书》卷21《彭城王传》571、572页:“高祖与侍臣升金墉(yōng拥)城……因仰观桐叶之茂,曰:‘其桐其椅(木名。亦称山桐子),其实离离,恺悌君子,莫不令仪。今林下诸贤,足敷歌咏。’遂令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乃为之改一字,曰:‘昔祁奚举子(祁奚,春秋晋人,为晋悼公中军尉,年老请退。公问可代者,荐其仇解狐,然将任之而狐死。又问,荐其子祁午。因有“外举不隐私,内举不隐子’之称),天下谓之至公,今见勰诗,始知中令之举非私也。’勰对曰:‘臣露此拙,方见圣朝之私,赖蒙神笔赐刊(改定),得有令誉。’高祖曰:‘虽琢一字,犹是玉之本体。’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主谓 连城,指“连城璧”。指文字价值极高。语本《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值连城。’”△多用于描写文章的价值。


【词语一字连城】  成语:一字连城汉语词典:一字连城

猜你喜欢

  • 故侯园

    源见“东陵瓜”。指退官归隐者的田园。宋苏轼《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 崔烈富

    源见“铜臭”。讥讽富豪之人志行秽浊。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崔烈富一生铜臭,伯夷贫千古清声。”

  • 瞎子摸象

    同”盲人摸象”。李劼人《天魔舞》二六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主谓 比喻观察事物以片面的观点来概括全面。《大般涅槃经》卷32载:相传有几个瞎子在抚摸大象的躯体,各人都

  • 未知所措

    见“不知所措”。【词语未知所措】  成语:未知所措汉语大词典:未知所措

  • 嵩阳笙

    源见“王乔控鹤”。用指仙界音乐。唐刘禹锡《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诗:“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词语嵩阳笙】   汉语大词典:嵩阳笙

  • 闭门觅句陈无已

    陈无已:陈师道,字无已,北宋诗人。 关起门来寻觅诗句的陈师道。 喻指构思艰苦的诗人。语出宋.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郁达夫《采石矶.七》:“洪稚存含着了微

  • 支策据梧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

  • 市冯驩义

    同“市义”。清李渔《奈何天.焚券》:“临行尚欲献忠谋,请市冯驩义。”

  • 日月

    《礼记.昏义》:“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后以“日月”喻指皇帝皇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之举以吴 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东观汉记.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

  • 蜩鷃

    源见“榆枋之见”。蝉与斥鷃。喻识浅志小之人。或用为谦词。唐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