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衣带水

一衣带水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揽,581年废周静帝自立,建隋朝,九年后,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改革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604年,被太子杨广杀死。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为统一全国,准备进攻位于长江以南的陈朝,面对长江天堑,他慷慨激昂地对高颍说:“我为百姓父母,陈国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怎能因为长江的阻碍而不去解救他们呢!”

【出典】:

南史·陈本纪下》卷10,307页:“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例句】:

旧五代史·李建及传》:“汴将贺瓖攻德胜南城,以战船十余艘,竹笮维之,扼断津路,王师不得渡,……建及被重铠,执矟呼曰:‘岂有一衣带水,纵贼如此!’” 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宋史·潘美传》:“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勇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经度乎?’” 郭沫若《念奴娇》:“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


偏正 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河流。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郤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苏叔阳《大地的儿子》:“九月初,穿过鸭绿江,从朝鲜的釜山乘船,横越滔滔的东海,渡向~的邻邦。”△多用于表示紧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词语一衣带水】  成语:一衣带水汉语词典:一衣带水

猜你喜欢

  • 灾梨祸枣

    梨、枣:指梨木和枣木,旧时多用以雕版印书。使梨木和枣木遭灾。形容滥印无用的书。清.赵翼《题袁子才〈小仓山房集〉》:“灾梨祸枣知何限,此集人间独不祧(tiāo)。”(不祧:不可废。) 也作【祸枣灾梨】。

  • 灞桥诗思

    源见“骑驴索句”。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写出佳作。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典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卷七:“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或曰:‘相国近有

  • 说项生

    同“说项”。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二六:“早闻一箭取聊城,老去逢人说项生。”

  • 马慵立仗

    源见“立仗马”。比喻尸位素餐者不敢言事。宋陆游《感惜》诗:“马慵立仗宁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词语马慵立仗】  成语:马慵立仗汉语大词典:马慵立仗

  • 临川思结网

    同“临渊结网”。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诗:“临川思结网,见弹欲求雕。”

  • 去鲁怀土

    同“去鲁迟迟”。宋米友仁《点绛唇》词:“淡烟疏雨,去鲁方怀土。”

  • 鸳鹭

    源见“鹭序鵷行”。喻指朝官。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启》:“今鸳鹭充朝,而独干执事者,特以顾下念旧,收接儒素,异乎他人耳。”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兵》:“阃外拥貔貅,殿上趋鸳鹭。”【词语鸳鹭】   汉语大

  • 方正贤良

    见“贤良方正”。《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词语方正贤良】  成语:方正贤良汉语大词典:方正贤良

  • 敢死之士

    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尽散家财,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冲击围城的秦军。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李同:本名李谈,因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为避讳,改“谈”为“同”。李同的父亲是邯郸(今

  • 琴心求凰

    源见“琴挑文君”。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清 叶申芗《金缕曲.抚琴图》词:“欲寄琴心求凰意,盼得远山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