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

旧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七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见《净住子.净行法门.涤除三业门》。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高诱注:“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佛教则以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六欲。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并列 泛指各种情爱、欲望。《金瓶梅词话》1回:“跳不出~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史生荣《教授也是普通人》:“其实,教授也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有~,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也作“五情六欲”。


【词语七情六欲】  成语:七情六欲汉语词典:七情六欲

猜你喜欢

  • 薰莸异器

    见“薰莸不同器”条。见“薰莸不同器”。《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美恶宜别卷》:“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阅者一览可知。”【词语薰莸异器】  成语:薰莸异器汉语大词典:薰莸异器

  • 恋三宿

    源见“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清袁枚《腊月十四日别苏州还山作》诗:“不是伊桑恋三宿,只愁丁鹤别千年。”【词语恋三宿】   汉语大词典:恋三宿

  • 巾帼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诸葛亮出斜谷。”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宣王:司马懿。事又见《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

  • 履冰

    同“履薄临深”。《汉书.韦贤传》:“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至于恭命之时,犹切履冰之惧。”【词语履冰】   汉语大词典:履冰

  • 河梁别离

    同“河梁别”。唐权德舆《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 洛阳少年

    同“洛阳才子”。唐高適《古歌行》:“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 车轮四角

    唐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唐张祜《读曲歌》之二:“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车轮生了角,且是四角,自然无法开动了。后遂以“车轮四角

  • 过化存神

    《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后以“过化存神”谓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宋朱熹集注:“圣

  • 阮籍穷途

    源见“哭穷途”。形容陷于困境,没有出路。清方文《人日哭从子子留》诗:“鲁连蹈海去不返,阮籍穷途谁与亲?”【词语阮籍穷途】   汉语大词典:阮籍穷途

  • 柴读书

    见“燃松读书”。《后汉书·侯瑾传》:“侯瑾字子喻,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柴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