弮(quān圈):弩弓。空弮:张弓而无箭可射。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到导致自己残遭迫害的“李陵之祸”,其中说道:李陵率领的步兵不够五千人,远赴战场,到达匈奴王廷之地,这无异于垂饵于虎口,可是他在
汉扬雄《长杨赋序》:“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后因以“客卿”为墨的典故。宋王安石《详定试卷》诗之二:“童子常夸作赋工,
《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源见“殊途同归”。谓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三国 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见“殊途同归”。三国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或文或质。”【词语同归
《后汉书.刘隆传》:“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对曰:‘河南帝城,
并列 凌,直上。耸越溪谷,直上云霄。比喻出人头地。《旧唐书·房玄龄传》:“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耳。”△褒义。多用于称赞志向高远的人。→壮志凌云 气冲霄汉 ↔胸无
同“滹沱麦饭”。清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灌顶醍醐浆,活命芜蒌粥。”芜蒌,指无蒌亭。【词语芜蒌粥】 汉语大词典:芜蒌粥
同“胯下韩侯”。元陈基《淮阴杂兴》诗:“老来易感山阳笛,年少休轻胯下人。”【词语胯下人】 汉语大词典:胯下人
源见“伍胥抉目”。谓爱国志士忧虑外患,死而不已。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诗:“飞龙虚出骨,虓虎正争嗥。灼灼东门眼,奔腾欲化涛。”【词语东门眼】 汉语大词典:东门眼
漫漫:遥远的样子。修远:长远。求索:追求寻找。 前面道路还很漫长,我要坚持不懈地上下探求。 表示人们排除万难,寻求真理的顽强斗志。语出《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南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