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

亦作“下笔成篇”。一动笔就写出文章。比喻才思敏捷,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之子,封陈留王,聪明好学,曹操曾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及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时,备受猜忌,忧郁而死,谥号思,故又称之为陈思王。他的诗善用比兴,词采华茂,语句精炼,是建安文学的主将。曹植十岁就能写文章,曹操见到他的文章,但不相信是他写的,便问他:“你是请别人代写的吧?”曹植跪下回答说:“说出话来能自成一家,下笔就能写出文章,我愿当面做给你看,为什么说是别人代笔呢?”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卷19第557页:“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例句】:

隋书·杜正玄传》:“正玄应对如响,下笔成章。” 元·戴善夫《风光好》一折:“少年文史足三冬,下笔成章气似虹。”


连动 挥笔作书,即成文章。《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金瓶梅》31回:“自说此人~,广有学问,乃是个才子。”△褒义。常用于形容文思敏捷。→一挥而就。也作“下笔成篇”、“走笔成文”、“走笔成章”。


【词语下笔成章】  成语:下笔成章汉语词典:下笔成章

猜你喜欢

  • 居乡月旦

    同“汝南月旦”。清赵翼《顾晴沙挽诗》之二:“居乡月旦持清议,奉母晨昏诵《白华》。”

  • 细腰杵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何丈……暮入北堂中梁上,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及将曙,文乃下堂中,如向法呼之,问曰:‘……汝复为谁?’曰:‘我杵也。’”杵,

  • 平原客

    《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贤,喜养宾客,据说多至数千人。后用为泛指依附于权贵的人。唐.王维《济上四贤咏》其二《成文

  • 邦翰

    同“藩翰”。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五代相韩,七叶侍汉,及我圣朝,亦生邦翰。”【词语邦翰】   汉语大词典:邦翰

  • 为鱼缘木

    源见“缘木求鱼”。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 犀灯然

    同“犀照牛渚”。宋王琪《秋日白鹭亭向夕风晦有作》诗:“安得犀灯然,煌煌发水怪。”【词语犀灯然】   汉语大词典:犀灯然

  • 齐偶

    同“齐大非偶”。明吴炳《绿牡丹》:“不是韩香,谨辞齐偶,岂敢邀非望?”

  • 五浆馈

    源见“十浆五馈”。比喻争相设宴款待,给予过分的尊敬。宋苏轼《次王定国韵书丹之子宁极斋》:“何曾五浆馈,但有争席人。”

  • 寡不敌众

    人少者不能胜过人多者。《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主谓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蔡东藩《清史演义》64回:“葆桢自去巡视一周,返入

  • 荻笔

    以获为笔。荻:状如芦苇而小,干实。《南史.陶弘景传》:“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