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亦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宋 陈亮《酌古论.马援》:“胜败在人而不在险,唯险而后可以见人之能否也。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冒大险而后能立奇功。”


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 ~。’”


【词语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成语: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汉语词典: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猜你喜欢

  • 调鼎?

    同“调鼎”。?,美味佳肴。唐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诗:“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

  • 坐怀人

    源见“坐怀不乱”。指正派男子。清李渔《慎鸾交.订游》:“素心不违,那坐怀人,也曾暂偎。”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古代指臣下对君主进行讽谏,进谏的人不会因说话而获罪,听话的人却会从中得到警戒。语出《文选.卜商〈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晋.潘尼《乘舆箴》:“故箴

  • 东野败驾

    《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

  • 株守

    源见“守株待兔”。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宋岳珂《桯史.蠲毒圆》:“泾祖继先之绪余,株守不变,是以败云。”清程先贞《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诗:“裴徊忾我叹,拳缩悲株守。”【词语株守】   汉语大词典:株

  • 玉石俱焚

    亦作“玉石俱碎”。比喻好坏同归于尽。夏朝仲康在位期间,掌管天地四时的羲和沉溺酒色,“废时乱日”。胤侯受仲康之命率军前去讨伐。战前,胤侯在军前宣布誓辞。他说,现在,我率领你们将士,执行上帝对羲和的惩罚。

  • 一枝花

    8 ① 唐话本名,为唐人“说话”最早见于著录者。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自注:“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宋代曾慥《类说》和宋代罗烨

  • 报珠

    同“报恩珠”。唐杜甫《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词语报珠】   汉语大词典:报珠

  • 裂笛妙技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笛》:唐开元时乐师李谟吹笛技艺无双,一次随刺史皇甫政月夜泛舟越州镜湖,遇一老父。“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以漠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迭之后,

  • 多鱼之漏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畺殉难》:“约以晦日同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