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

原作“不教而杀”,指事先不进行教育,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他说,要尊五美,屏四恶。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回答道,平时不进行教育,一犯有错误就杀戳,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规定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出典】:

论语·尧曰》:“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诫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例句】:

《荀子·富国》:“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偏正 事先不进行教育,一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处死。语本《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故即取东大国学院御定之‘成仁主义’,提出‘~’之手续,其意在惩罚某公,而非与注册部有斤斤较量之意者也。”△贬义。多用于残暴方面。也作“不教而杀”。


【词语不教而诛】  成语:不教而诛汉语词典:不教而诛

猜你喜欢

  • 挽毂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这里指代车子。意为拉车前进,比喻提拔推举人才。《新唐书.沈传师传》:“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词语挽毂】   汉语大词典:挽毂

  • 唇揭齿寒

    同“唇亡齿寒”。《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鲍彪注:“揭,犹反也。”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词语唇揭齿寒】  成语:唇揭齿寒汉语大词典:唇揭齿寒

  • 嘑尔蹴尔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后以“嘑尔蹴尔”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

  • 宵寐匪祯,札闼洪休

    宵:夜。寐:睡眠。匪:通“非”。祯:吉祥。札:书札。闼:小门。洪:大。休:吉庆。一作“庥”。 嘲人作文用语故作艰深。语出《宋稗类钞.文苑》:“宋景文修唐史,好以艰深之句,欧公思所以讽之。一日大书其壁

  • 怀觚握椠

    同“怀铅提椠”。觚,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椠之伦,介景者锵羊,祝延者漎萃。”见“怀铅提椠”。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之伦,介景

  • 济窍飘风

    《庄子.齐物论》:“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谓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以“济窍飘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严复《救亡决论》:“此奚翅当士子出身之日,先教以赫赫王言,实等诸济窍飘风,

  • 射石

    同“射石饮羽”。宋 刘省斋《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词:“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 悟主一言

    源见“一言悟主”。谓大臣进谏致宠。唐窦牟《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诗:“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

  • 戏彩阶庭

    源见“老莱娱亲”。在庭院里着彩衣作儿戏以娱双亲。谓孝事父母。明无名氏《精忠记.饯别》:“三箭天山,唾首功名,他日归来,戏彩阶庭。”

  • 姻缘簿

    源见“月下老人”。指注定男女姻缘的名册。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那里有粪堆上长出连枝树,淤泥中生出比目鱼,不明白展污了姻缘簿?”【词语姻缘簿】   汉语大词典:姻缘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