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以形容上行下效。后则含贬意,意谓上边的作风不好,下边会比上边更不好。滕国国君滕文公死后,滕太子请他的师傅然友去问孟子如何举行丧礼。孟子告以须穿粗布衣、喝稀粥,居丧三年。然而滕国官员皆不赞成。然友受滕
同“望夫石”。宋刘弇《大孤山》诗:“至以孤为姑,考究初无端……神固不可诬,何得正以女子观。吾言庶几不悠谬,不然兹山徒与望夫女石争巑岏?”
《旧唐书.刘蕡传》:“是岁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库部郎中庞严为考策官,三人者,时之文士也,睹蕡条对,叹服嗟悒,以为汉之晁、董,无以过之。言论激切,士林感动。时登科者二十二人,而中官当途,考官不
源见“东家丘”。“不识东家丘”的略语。谓不识近邻是圣贤。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述宾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必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陈澔集说:“非意之,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后以“以意为之”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
源见“烧琴煮鹤”。原指损坏美好的风光景物。后泛指败人兴致,使人扫兴。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龙华的桃花虽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述宾 大大破坏美好的景致。常指在
同“凤书”。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阙未承丹凤诏,开门空对楚人家。”【词语丹凤诏】 汉语大词典:丹凤诏
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晏子春秋》:‘悬羊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今俗语小变,以羊狗易牛马,意仍不异也。”后因以“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
《文选.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便装出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客店)。逆旅翁要(通‘邀’)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
同“谢池”。宋侯寘《浣溪沙.次韵杜唐佐秋怀》词:“春梦惊回谢氏塘。箧中消尽旧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