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牟之治

中牟之治

后汉书.鲁恭传》:“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建初七年(汉章帝年号,七年当是公元八十二年),郡国螟伤稼,犬牙沿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仁恕掾,是主管狱事的小吏;廉,察也)。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惊动的样子)然而起,与恭诀(别)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公元八十二年,河南发生蝗灾。袁安派肥亲到中牟县调查蝗不入界的特异情况。肥亲没有科学地说明蝗不入中牟的原因,却从(1)虫不犯境,(2)化及鸟兽,(3)竖子有仁心这三种现象,得出结论,认为是广施仁政教化的结果。这种结论与封建统治者提倡“德政”的虚伪宣传相吻合,于是鲁恭被视为实施德政的典范,被袁安破格表荐为大司徒之职。

旧时因以“中牟之治”誉称官吏广行德政,实施教化。《文选》卷三六王融(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春雉未驯,秋螟不散(唐.李善注引范晔《后汉书》曰:“宋均迁九江守,山阳楚沛多蝗,其飞至九江东界者,辄东西散去”)。”这里以“雉未驯”意指政未和,化未及,此是反用鲁恭事之一例。《分类尺牍大全》“政界类”“通候邻省同级官吏”:“喜中牟之已治,人地相宜。”


猜你喜欢

  • 投杼惑慈亲

    同“投杼”。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诗:“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族类:原指同族,后指同类,同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指不属于自己同类之人,和自己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公元前587年,鲁成公出访晋国,由于受到晋景公的慢待,回国后,打算倒向楚国。季孙行父劝阻他说:“不行

  • 巾帼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诸葛亮出斜谷。”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宣王:司马懿。事又见《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

  • 投车辖

    同“投辖”。唐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诗:“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 雾藏豹

    同“雾豹”。清毛奇龄《奉赠吴金吾七十初度》诗:“清江藏龙雾藏豹,七十年来并渔钓。”

  • 日饮

    同“日饮亡何”。宋苏轼《次韵子由.椰子冠》:“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 裂麻

    《旧唐书.阳城传》:“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与

  • 操舂举案

    源见“梁鸿赁庑”、“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甘守清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且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

  • 作门楣

    参见:门上楣

  • 使君取饮

    《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齐、晋战于鞌(ān地名,山东历城西北)齐臣逢丑父原为车右,后与齐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