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郎作赋

中郎作赋

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又,《文选》卷九有潘安仁(岳)《射雉赋》。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春赋》:“射雉中郎。”

晋.潘岳字安仁,曾任虎贲中郎将。安仁善词赋,著名者有《西征赋》、《秋兴赋》、《籍田赋》、《怀旧赋》、《射雉赋》等。

唐.李峤《雉》诗:“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猜你喜欢

  • 蒲柳先衰

    同“蒲柳姿”。清袁枚《寄山东周燮堂抚军书》:“桑榆未晚,蒲柳先衰……尚剩几个晨星硕果,思之怃然。”

  • 锥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洛阳人,游说秦惠王而不被登用,狼狈而回,被家里人瞧不起。“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

  • 饭成糜

    《世说新语.夙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音bì,盖在蒸饭器底的竹席,可以防漏落),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蒸饭)?元方、季方长跪曰:‘大

  • 三接

    《周易.晋卦》:“康侯因锡马藩庶,昼日三接。”唐.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三接”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

  • 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制胜。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不在人数众多。语出《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州、蓼伐楚师。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斗廉)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

  • 声振林木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乐曲声高亢激越。《儒林外史》五五回:“荆元慢慢地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见“声动梁尘”。《儒林外史》55回:“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词语声振林木

  • 颍阳风

    同“颍阳之高”。唐贾岛《寓兴》诗:“旷哉颍阳风,千载无其他。”

  • 丁字不识

    同“不识一丁”。宋陆游《书生叹》:“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民。”

  • 范宽图

    宋.米芾《画史》:“范宽山水,嶪嶪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又元.汤垕《画鉴》:“范宽名中立,以其豁达大度,人故以‘宽’名之。画山水初师李成(五代宋初画家),既乃叹曰:‘与其师诸人,不如师诸造化

  • 群羊化石

    源见“叱石为羊”。羊变化为石。谓得道成仙。唐鲍溶《感兴》诗:“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