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东篱菊”。指过着悠闲自适隐居生活的陶潜。宋朱翌《朝中措.五月菊》词:“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典源】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
源见“虞歌诀别”。谓英雄事与愿违,悲惨失败,遗恨无穷。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新唐书.窦群传》:“〔群〕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时称“五窦联珠”。后用以称誉兄弟辈皆工诗文者。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揆之诸父前编,则五窦联
源见“玉楼受召”。称文人逝世。明张煌言《挽华吉甫明经》诗:“逝去玉楼堪作赋,投来铁匣尚留诗。”
源见“乌鹊南飞”。比喻无处栖身的人。宋苏轼《次韵蒋颖叔》:“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词语惊鹊】 汉语大词典:惊鹊
源见“张仪舌”。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不识真。”
源见“支公好”。本指晋高僧支遁。亦以泛称高僧。唐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词语支公】 汉语大词典:支公
见“面从后言”。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不以为患。”【词语面从背言】 成语:面从背言汉语大词典:面从背言
源见“攘羊”。借指父子相互隐瞒过错。清黄遵宪《五用前韵》:“君臣相顾如骑虎,父子难为隐攘羊。”
《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明 商濬《〈稗海〉序》:“吾乡黄门钮石溪先生,锐情稽古,广购穷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