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盛姬
《穆天子传》:“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是曰壶輲。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口,天子哀之。是曰哀次。天子乃殡盛姬于毂丘之庙。……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视皇后之葬法。”
盛姬,是周穆王最为宠爱的美姬。她生时,穆王曾为她建筑重璧之台;她死后,穆王极为哀伤,又专门为她按皇后的葬法举行了葬礼。后用为咏宠姬之典。
唐.白居易《李夫人》诗:“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穆天子传》:“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是曰壶輲。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口,天子哀之。是曰哀次。天子乃殡盛姬于毂丘之庙。……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视皇后之葬法。”
盛姬,是周穆王最为宠爱的美姬。她生时,穆王曾为她建筑重璧之台;她死后,穆王极为哀伤,又专门为她按皇后的葬法举行了葬礼。后用为咏宠姬之典。
唐.白居易《李夫人》诗:“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源见“乘鸾”。谓成仙飞去。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好似秦楼乘凤,去弄璚箫,那铜雀焉能锁二乔。”
参见:衔瑞图
源见“牛衣对泣”。谓贫困的生活。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词语牛衣岁月】 成语:牛衣岁月汉语大词典:牛衣岁月
源见“坐拥百城”。极称藏书丰富。《老残游记》七回:“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词语百城书】 汉语大词典:百城书
亦作“上梁不正下梁歪”。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势必也跟着学坏。元代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月馆风亭,则为这虔婆上梁不正。这些时消疏了燕燕莺莺。”《缀白裘.铁冠图.夜乐》:“不要怪他们,这叫做上
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原形容琵琶女的羞怯神态。 后也形容人做事遮遮掩掩。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罗维扬《文学咏叹调.桂林默
同“舞衣斑”。清张问陶《怀亥白兄寿门弟》诗之二:“醉中舞莱彩,为我二人媚。”
同“绣衣持斧”。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词语绣服】 汉语大词典:绣服
《宋史记事本末》卷四十九《蔡京擅国》:“(宋徽宗崇宁元年)九月己亥,立党人碑于端礼门,籍元符末上书人,分邪、正等黜陟之。时元祐、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蔡京犹未惬意,乃与其客强浚明、叶梦得,籍宰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