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奇掇蜂

伯奇掇蜂

太平御览》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曰:“尹吉甫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便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后因以“伯奇掇蜂”为设计离间骨肉之典。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典源】 《后汉书· 黄琼传》 注引汉·刘向 《说苑》:“王国子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说王曰:‘伯奇好妾’。王不信。其母曰:‘令伯奇于后园,妾过其旁,王上台视之,即可知。’王如其言,伯奇入园,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过伯奇连曰:‘蜂螫我。’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王遥见之,乃涵伯奇。”《太平御览》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更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

【今译】 《说苑》 讲,王有两个儿子,前母之子伯奇及后母之子伯封。后母想让自己儿子立为太子,对王说:“伯奇喜欢我。”王不相信。后母说:“让伯奇去后园,我从他身旁过,大王从台上观看,就可知道。”伯奇入园,后母暗中将一些蛮蜂放在单衣里,走到伯奇身边说,“蜂螫我。”伯奇从衣服里捉住蜂杀死。王从远处看,以为伯奇调戏后母,于是将伯奇放逐。蔡邕《琴操》记为周卿尹吉甫之子伯奇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耍弄阴谋,离间骨肉。

【典形】 伯奇掇蜂、伯奇冤、掇蜂、掩袖。

【示例】

〔伯奇掇蜂〕 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伯奇冤〕 明·陈子龙《匡山吟寄灯岩子》:“吉甫犹令伯奇冤,汉文不救长沙哭。”

〔掇蜂〕 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猜你喜欢

  • 虎卧龙跳

    南朝 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形容字势雄强超逸。《儿女英雄传》三六回:“安公子经安老爷这几个月的造就工夫,那本殿试卷子真真作得来经经纬史,写

  • 爨焦

    同“爨下焦桐”。元张雨《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廿二韵》:“有术探《鸿宝》,何人识爨焦?”【词语爨焦】   汉语大词典:爨焦

  • 高会继龙山

    源见“龙山会”。指重九登高雅集欢宴。宋曹冠《蓦山溪.九日》词:“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 断烂朝报

    元脱脱等撰《宋史.王安石传》(卷三二七):“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

  •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取法:取为法则。采取上好的作为法则,也仅仅能得到中等的。唐太宗《帝范》:“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也作 ①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

  • 曝裈

    同“晒犊鼻”。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词语曝裈】   汉语大词典:曝裈

  • 海桑

    同“沧海桑田”。宋刘辰翁《摸鱼儿.和巽吾留别韵》词:“懒能看,海桑世界,风花过眼如传。”【词语海桑】   汉语大词典:海桑

  • 何曾下箸迟

    同“日食万钱”。清张问陶《食蟹谢熊式之》诗:“常笑何曾下箸迟,侏儒饱死已无奇。”

  • 颖露囊中

    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才华掩饰不住地显现出来。明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西蜀赵天泽亦以为诸葛孔明之俦,盖虽未试于用,亦已颖露囊中矣。”

  • 白马青丝

    源见“青丝白马”。借指叛乱。清黄景仁《寿阳》诗:“地经白马青丝后,山在风声鹤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