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见之明

先见之明

能事先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力和预见性。《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砥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参见“老牛舐犊”条。


偏正 明,眼力。有预见到事物发展的眼力。《后汉书·杨彪传》:“愧无䃅~。”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褒义。常用于称赞人料事如神。→先人之见 未卜先知 ↔事后诸葛亮


解释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金日(mìdī)是西汉武帝时的名臣。他本是匈奴后裔,后来归降汉朝,所以做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深受武帝信任。金日原有两个儿子,很招人喜爱,汉武帝也非常喜欢,拿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开心果。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仍然经常出入皇宫,和武帝嬉戏娱乐。后来,其中的大儿子和宫女在宫殿里有不检点的行为,正好被金日撞见了,金日非常痛恨,就把他杀掉了。

杨修是东汉末期人,非常好学,富有才能,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曹操打下汉中后,既想进军巴蜀,征讨刘备,又想守住汉中,撤回大军,但是进讨一时不能成功,撤军后汉中也难守住。正好军士来问晚上军队的口令,曹操于是说:“就是‘鸡肋’。”其他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用这个口令。只有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看来曹公已经下了撤军的决心了。”杨修才能出众,又常常能渗透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对他非常担心。同时,因为杨修又是仇敌袁术的外甥,曹操担心以后成为祸患,于是后来找机会把他杀掉了。

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汉末名人,曾任要职。后来杨彪见汉朝气数已尽,就假称自己得了脚病,卷曲不能伸展,从而辞官回家。杨修被曹操杀害后。曹操有一次见到杨彪,问他:“您怎么变得这么瘦?”杨彪说:“我自愧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我想念儿子,还怀有老牛舐犊一样的深情。”曹操听了这话,不由得改变了自己的面色。

例句

这事竟在他意料之中,他真有先见之明。


【词语先见之明】  成语:先见之明汉语词典:先见之明

猜你喜欢

  •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只狗看见了人叫,很多狗听到了叫声也跟着叫。 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晋书.傅玄传附子咸》:“咸复以亮辅政专权,又

  • 衔杯乐圣

    源见“中圣人”。谓嗜酒。宋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 叔子千载

    源见“堕泪碑”。谓有德政的官吏永远为人们纪念。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词:“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 面壁磨砖

    源见“磨砖成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宋陈师道《请月长老再往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古人之常事。”偏正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

  • 翻空出奇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后因用“翻空出奇”形容字画、诗文等一反前人窠臼、陈言,而以独特的想象构思取胜。宋刘克庄《题吴必大检察〈山林素封集〉》:“吴君此集十有七篇皆翻空出奇,幻

  • 铸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春秋时,郑国的子产执政,曾把制定的刑法铸在鼎

  • 秀而不实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食者有矣夫!’”邢昺疏:“此章亦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育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后以喻资质聪颖而不幸早死,或才能出众而功业不就

  • 焚契市义

    源见“冯谖市义”。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清周亮工《寿汪生伯六十序》:“焚契市义,排难解纷。”【词语焚契市义】  成语:焚契市义汉语大词典:焚契市义

  • 牛蹄中鱼

    汉.刘向《说苑.善说》十八:“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附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

  • 礼多人不怪

    礼:礼貌。 遇事讲究礼貌,是不会被人责怪的。语出《文明小史》二回:“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官场现形记》三一回:“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