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

敷(fū夫):够;足。此典是边宝泉提出清光绪年间的财政收入不够支出。边宝泉(?-1898年),字润民,镶红旗汉军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奏弹驳李鸿章进献瑞麦为平常所见,不足为异,直声闻名于当时。光绪九年(1883年),升陕西巡抚。尚书阎敬铭提议陕西收入、放出粮米改变办法而征收折色(中国历代赋税征收原定之财物称本色,清代折色专指改征白银),边宝泉坚持认为不可以,因此他说:“谷粮数量有定额,现在如果改征折色银两,所征收必须有所减少,民众方才乐意,所放出必须加多于以前,而士兵才足够费用。国家财政收入不够支出,一时间勉强弥缝补助亏空,以后又将从哪里偿还?去年大饥荒,最后依靠浙江道粮仓储存的粮食,才能救济受灾人活存下来。而今若是将征收粮食和储存粮食都改去了,恐怕饥歉荒年再一次来到,那就更加没有可以倚仗的了。”皇帝认为边宝泉的议论是对的。

【出典】:

清史稿》卷448《边宝泉传》12521、12522页:“尚书阎敬铭议陕西收放粮米改征折色,宝泉持不可,以谓:‘谷数有定,今改折色,所收必有减于昔而民始乐从,所放必加多于前而兵乃足用。入不敷出,一时强为弥补,后将何所取偿?昔岁大饥,终赖道仓储粟,多所全活。今并此而去之,恐饥馑洊(jiàn健,再;一次又一次)臻(zhēn真,到来),益无可恃。’上韪其议。”

【例句】:

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8回:“太祖却遣一密使,传谕汉超道:‘你亟还民女,并清偿贷款,朕暂从宽典。此后慎勿再为!如果入不敷出,尽可告朕,何必向民借贷哩!” 巴金《谈〈家〉》:“即使他们放不下太太、少爷的架子,每月开支,也不会‘入不敷出’。”


主谓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魏孔明、张厚《百年聚春园》:“其父郑天贵在春发11岁时,就见背而去,遗下春发母子相依为命,虽省吃俭用,仍~,勉强维持年余,终于坐吃山空。”※敷,不要写成“付”。△贬义。多用于描写生活贫困。→捉襟见肘寅吃卯粮 左支右绌 ↔绰绰有余 腰缠万贯。也作“入不支出”、“入少出多”。


【词语入不敷出】  成语:入不敷出汉语词典:入不敷出

猜你喜欢

  • 随蓝

    源见“青出于蓝”。指从师学习。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二:“随蓝改质,实藉招携;题竹书名,良资教授。”【词语随蓝】   汉语大词典:随蓝

  • 郭讷言佳

    《太平御览》卷五七〇引邓粲《晋纪》:“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尝入洛观伎人歌,言佳。石崇问其曲,讷不知。崇笑:‘卿不识曲,那得言佳?’讷答:‘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其姓名,然后言美。’崇无以难。”石崇认为郭

  • 池凤

    源见“凤凰池”。称宰相。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此借指令狐相公。【词语池凤】   汉语大词典:池凤

  • 若士

    源见“汗漫游”。代指仙人。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词语若士】   汉语大词典:若士

  • 求鹅炙

    参见:庾悦吝子鹅

  •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疾:恨。已甚:即太过分。已,太。 对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是会出乱子的。 表示处理人们之间的矛盾要适当,不宜使之激化。语出《论语.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郑玄注:“不仁之人,当以风

  • 杀人盈城

    盈:满。 杀死的人满城。 形容杀人之多。语出《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杀人盈城,尔其深诫;孥戮誓众,朕不忍闻。”【词语杀人

  • 撅竖小人

    撅竖,卑劣。对无耻小人的蔑称。语本北魏崔浩。崔浩,(?-450年),字伯渊,清河(今河北故城)人,在太祖、太宗、世祖三朝为官,官至司徒。传后史臣评他“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泰常二年

  • 九万抟扶摇

    同“九万抟扶”。宋邓肃《谢虞守送酒》诗:“诗仙冷坐清入骨,便合九万抟扶摇。”

  • 烧尾琴

    同“焦尾琴”。清毛奇龄《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