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衍不遇

冯衍不遇

后汉书.冯衍传》载: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光武帝以其归降较晚,黜而不用,衍上书陈八事,帝将召见,因权贵谗毁而不得入。后“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后用为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典故。宋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诗:“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典源】 《后汉书· 冯衍列传》:“ (冯) 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 遂埳��于时。 然有大志, 不戚戚于贱贫。”

【今译】 后汉冯衍字敬通,妻子泼悍妒忌,不许冯置妾,子女自己做家务,老了竟将冯逐出,使得冯不能得志,陷于贫困。但冯有大志,不因贫贱而忧愁。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命运不济,境遇坎坷穷困。

【典形】 冯衍不遇、敬通不富豪、戚戚如冯衍、穷冯衍、妻贤胜敬通。

【示例】

〔冯衍不遇〕 宋·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敬通不富豪〕 南朝梁·吴均《赠周散骑兴嗣》:“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戚戚如冯衍〕 宋·苏轼《戏赠孙公素》:“不须戚戚如冯衍,便与时时说李阳。”

〔穷冯衍〕 宋·陆游《休日感兴》:“家无钗泽穷冯衍,身著襦裙老管宁。”


猜你喜欢

  • 野老献芹

    源见“献芹”。谓所献菲薄,但情意真挚,浅人自珍。多用于谦词。明无名氏《精忠记.赴难》:“今日将这碗饭送去与他充饥,野老献芹,聊表微意。”【词语野老献芹】  成语:野老献芹

  • 苌弘血

    源见“苌弘化碧”。古指化为碧玉的忠臣之血。亦借指碧色。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参雪,碧鲜似染苌弘血。”唐郑谷《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 露桃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后以“露桃”称桃树、桃花。唐顾况《瑶草春》诗:“露桃秾李自成蹊,流水终天不向西。”宋黄机《夜行船.京口南园》词:“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

  • 负涂载鬼

    《易.睽》:“睽孤见豕(猪)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负涂,豕伏于道中;载鬼,车上载的鬼,喻指丑恶的人。后遂以“负涂载鬼”作为指丑恶之人的典故。清.侯方域《卢告》:“负

  • 雷阳竹

    同“莱公竹”。清王士禛《巴东秋风亭谒寇莱公祠》诗之二:“不见雷阳竹,中书事可怜。”

  • 飞奴投书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传书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这里所说的“飞奴”,与现在训练的信鸽相似

  • 杲卿发

    《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中.颜杲卿》:“初,杲卿被杀,徇首于衢,莫敢收。有张湊者,得其发,持谒上皇。是昔见梦,帝寤,为祭。后湊归发于其妻,妻疑之,发若动云。”唐颜杲卿字昕,曾代理过常山太守。安禄山反时

  • 以规为瑱

    规:规谏,劝诫。瑱( ㄊㄧㄢˋ tiàn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把规谏当作耳坠一样的装饰品。 表示没有诚意听取规谏之言。语出《国语.楚语上》:“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王病之,曰:

  • 蟾阙

    同“蟾宫”。元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词语蟾阙】   汉语大词典:蟾阙

  • 下箸万钱

    同“日食万钱”。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下箸万钱费,挥金一笑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