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

国语.国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其衰也,杜柏射王于鄗。”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

古人视凤为吉祥之鸟,凤鸣岐山预兆周的振兴,故以此为国家兴盛的典故。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高岗即岐山之颠)。”


【典源】《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其亡也,回禄信于聆(qin) 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 夷羊在牧。 周之兴也、鸑鷟(yuezhuo) 鸣于岐山; 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今译】 古代认为,凡一朝代的兴衰,都有上天之意借某种事迹预示出来。 周朝将兴时, 有鸑鷟(凤凰的别名) 鸣于岐山,就是这种天意的预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盛世出现。

【典形】 鸣凤、鸣凤有岐、鸣岐阳、岐山出凤凰、鸑鷟鸣岐、 鸟鸣高冈、 岐山闻凤。

【示例】

〔鸣凤〕 明·陈子龙《孟冬之晦忆去年》:“玉京春暖多鸣凤,大泽天寒独饭牛。”

〔鸣凤有岐〕 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鸣岐阳〕 晋·陆机《七征》:“舞唐庭之来仪, 鸣岐阳之鸑鷟。”

〔岐山出凤凰〕 元·萨都拉《题进士索士岩诗卷》:“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

〔鸑鷟鸣岐〕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虹蜺满野,是废当途之高;鸑鷟鸣岐, 实始维新之命。”


猜你喜欢

  • 廩竹

    源见“竹王”。指竹王的出生处。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廩竹,源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愍。”【词语廩竹】   汉语大词典:廩竹

  • 虚白室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崔(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庄子.人间世》中以“虚室生白”比喻人的心境空明是可以生出光明来的。后遂用为心无杂念可

  • 凌九万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志向远大,奋发有为。宋朱熹《立秋日同子澄寺簿等同游三峡过三房登折桂分韵得万字》:“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

  • 鹰犬人

    源见“叹黄犬”。牵犬放鹰之人。借指鄙贱之人。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 赵氏孤

    同“赵氏孤儿”。清赵翼《哭杭应龙先生墓》诗:“我归但有徐君墓,公在曾怜赵氏孤。”清 王之棠《崇义行》:“谁恤桓嫠苦,谁怜赵氏孤?”【词语赵氏孤】   汉语大词典:赵氏孤

  • 东京望重两并州

    《后汉书.郭丹传》:“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人也。……有清名。……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再迁并州牧,有清平称。……”《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也。建武时调伋为并州牧。”后汉时,郭丹、郭伋都曾任

  • 蜗庐

    同“蜗牛庐”。唐钱起《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诗:“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词语蜗庐】   汉语大词典:蜗庐

  • 陈郎投辖

    同“陈遵投辖”。宋邓肃《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词之三:“陈郎投辖意,分袂忍匆匆。”

  • 长房萸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

  • 乘人之危

    指乘别人有急难时,去要挟、侵害人家。《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聊斋志异.神女》:“(末生)固挽其祛,隐抑搔之。女怒曰:‘子诚敝人也!不念畸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