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带经锄”。唐钱起《南溪春耕》诗:“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形容科举时代闭门苦读时间之长。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
同“易水歌”。宋陆游《读史有感》诗:“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
同“锥脱囊中”。宋陆游《屏迹》诗之二:“养道褐怀玉,露才锥出囊。”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 郯人也……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后因以“徐妃半面妆”借指不完整的事物。唐李商隐《
同“贝萋”。宋范成大《龙学侍郎清河侯张公挽词》之二:“太息逢萋锦,平生付薄冰。”【词语萋锦】 汉语大词典:萋锦
唐杜牧《李贺集叙》:“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本谓屈原的《离骚》与李贺的作品相比,只能看作为奴仆。后用以为典,形容文才出众。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诗:“奴仆
源见“魏公笏”。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三:“存家笏是先朝赐,誓墓文应后世传。”
快乐得忘记了忧愁。语出《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谈,
《世说新语.容止》:“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俗说》:“谢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阁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