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五年上疏”(即诸葛亮《前出师表》见《文选》卷三十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此初出茅庐之意已是。初出茅庐之文,见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本意为初露头角,后多用来作初历事,无经验的典故。

鲁迅《傍徨.高老夫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


述宾 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在南阳,住的是茅庐。刘备请他出来帮助打天下。他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原形容初露头角。后比喻刚涉足社会,缺乏经验。叶永烈《爱国的“叛国者”——马思聪传》:“香港报纸赞扬了这位~的青年琴手。他,小有名气了。”△描写人经验不足之语。→不经世故↔阅人多矣


【词语初出茅庐】  成语:初出茅庐汉语词典:初出茅庐

猜你喜欢

  • 勾漏南征

    源见“勾漏丹砂”。借指赴任就职。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郑州》诗:“永嘉多北至,勾漏且南征。”

  • 言必信,行必果

    原为孔子指只顾小忠小信,而不顾大局的士人之语,后则作为称赞言行一致之意。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得上士呢?孔子说,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作士了。子贡道,

  • 澹台毁璧

    源见“斩蛟破璧”。指传说中澹台子羽渡河斩蛟弃璧事。形容气概豪迈。唐李瀚《蒙求》:“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 望夫化去

    源见“望夫石”。喻指一去不返。元贡师泰《挽陈尧》诗:“望夫化去孤石裂,死与韩凭誓同穴。”

  • 啖蔗

    《世说新语.排调》载:顾恺之吃甘蔗,先从梢部吃起。别人问他为何这样吃法,他回答说:“渐入佳境。”唐.韩愈《答张彻》诗:“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后因以“啖蔗”为情况愈来愈好的典故。宋.李弥逊《将至徽

  • 伯牙绝弦

    源见“伯牙鼓琴”。悲叹知音已去再难得。多以表示对亡友的痛悼。《三国志.王粲等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唐温庭筠《哭王元裕》诗:“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主谓

  • 绝机叟

    源见“抱瓮灌园”。指安于淳朴、斥绝机巧的汉阴老人。唐崔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诗:“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 芹意

    源见“献芹”。谓朴挚的情意。用于谦词。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二折:“蔬食薄味,箪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词语芹意】   汉语大词典:芹意

  • 文通残锦

    源见“残锦”。比喻残剩的才思。亦以谦称自己的诗文。清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欲将文通残锦赠,君才自有天机縠。”主谓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语本《南史·江淹传》载: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

  • 不翼而飞

    没有翅膀而能飞。比喻语言或消息传播的迅速。今多谓物品忽然不见为“不翼而飞”。详见“无翼而飞”条。偏正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能飞行。原形容消息、言论迅速流传。后也指东西突然丢失。语本《管子·戒》:“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