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画无盐

刻画无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无盐,古代传统中的丑女。西施,传说中的古代美人,一丑一美是无法相比的。“刻画无盐”比喻为了突出丑的,因而贬低了美的。后以“刻画无盐”指以丑比美,抬高丑陋,贬低美善,不伦不类,绝不恰当。

宋朝诗人陈与义有《墨梅》诗五首,其中第一首写道:“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见“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中:“惟~,殊可歕鼻耳。”


【典源】 汉·刘向 《列女传》:“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汉·刘向《新序》卷二:“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世说新语·轻诋》:“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晋书·周��传》:“庾亮尝谓��曰:‘诸人皆以君方乐广。’��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今译】 齐国钟离春,是无盐地方的女子,又称无盐女,人长得极其丑陋。古人以其作为丑女的代表。西施则作为美女的代表。 晋代周��(字伯仁)很自负,庾亮 (字元规) 对他说:“人们都把你比做乐广。”周��说:“为什么要描绘无盐,来唐突西施呢?”意即用丑女来比拟美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两者相差悬殊,比拟不伦不类。

【典形】 重教刻画、刻画无盐、巧画无盐、唐突西施、西子愧无盐。

【示例】

〔重教刻画〕 清·王士禛《顾茂伦等撰绝句诗》:“少日词场偶噉名,重教刻画太痴生。”

〔刻画无盐〕 宋·张元干《希道使君见遗古风》:“我真蒲柳欲师承,刻画无盐恐唐突。”

〔巧画无盐〕 宋·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之一:“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唐突西施〕 清·王夫之《落花诨体》之一:“唐突西施从喝道,诙谐南阮任摊裈。”


【词语刻画无盐】  成语:刻画无盐汉语词典:刻画无盐

猜你喜欢

  • 二竖为灾

    源见“病入膏肓”。指生病。《民国通俗演义》二二回:“国势危险,一至于此。本想与诸公同心协力,保持国家,怎奈二竖为灾,竟致不起。”见“二竖为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22回:“孙毓筠适在侧探病,林(述

  • 千年辽鹤

    同“千岁鹤”。宋 萧仲昺《沁园春.庆宁都令》词:“看千年辽鹤,重归故里,一船明月,又上潇湘。”

  • 薑桂之性,到老愈辣

    《宋史.晏敦复传》:“晏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时秦桧方力赞屈己之说,外议群起,……勾龙如渊说桧,宜择人为台官,使击去异论,则事遂矣。于是如渊、施廷臣、莫将皆据要地,人皆骇愕。”晏敦复同尚书张焘

  • 函谷鸡鸣

    同“鸡鸣函谷”。宋晁补之《次韵邠倅王征夫》:“函谷鸡鸣满面尘,夫君泛爱尚为亲……似闻绝塞风沙苦,只约觥船莫负春。”

  • 介推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 闳中肆外

    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谓诗文内容宏富而文笔发挥尽致。宋卫宗武《柳月涧〈吟秋后藁〉序》:“李 杜以天授之才,闳中肆外,穷幽极渺。”并列 闳,义为博大。肆,义为奔放,淋漓

  • 弓影杯蛇

    同“杯弓蛇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见“杯弓蛇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

  • 行膻

    源见“膻行”。谓德行令人仰慕。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呜呼!代重名义,公能佩服;德润行膻,温温郁郁;凡向善者,如蚁慕肉。”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山灵之感,行膻之慕。投金执斫,匪招匪劝。”【词语

  • 思而不贰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而不贰,怨而不言。”谓思文王、武王之德,无贰心。

  • 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中为了维护等级制变而加以系统化的一套道德准则和封建教条。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