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爪
《史记.蒙恬列传》:“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剪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存放国家档案之处)。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
后遂以“剪爪”表示忠心的决断态度。
唐.李白《寓言》诗之一:“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史记.蒙恬列传》:“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剪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存放国家档案之处)。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
后遂以“剪爪”表示忠心的决断态度。
唐.李白《寓言》诗之一:“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称
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熏赫,常形容气势极盛。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然那等熏天赫地富贵人,除非是遇了朝廷诛戮,或是生下子孙不肖,方是败落散场。”【词语熏赫
同“北窗高卧”。宋黄庭坚《寺斋睡起》诗:“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渔船。”
参见:歌遗民
源见“东家枣树”。指休妻去妇。唐戴叔伦《去妇怨》诗:“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
源见“红叶题诗”。指男女间传情之物或传话之人。清龚自珍《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沈从文《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词语红叶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邢昺疏:“三十年曰世……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后以“必世”指三十年。《北史.崔光传》:“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词语必世】 汉语大词典:必世
弑( ㄕˋ shì ):古称臣子杀君父叫弑。 臣子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 旧指乱世所发生的逆伦暴行。语出《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弟子颜回说:“(有人)聘请我,我就去干;没有人用我,我就退隐。我想只有我和你才有这种进退的方法。”后因以指被任用则出仕,不
源见“傅粉何郎”。泛指年轻男子洁白俊美的容颜。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词语何郎粉面】 汉语大词典:何郎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