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卖官鬻爵

卖官鬻爵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因怂恿子勋谋反称帝,被属下张悦所杀。邓琬为人昏愦、粗俗,并且贪婪成性,凡是有关财物,以及酒食等收受发放,他都要亲自称量。甚至和儿子一起出卖官职爵位,其贪婪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出典】:

宋书》卷84《邓琬传》2135页:“琬性鄙闇(暗),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例句】:

唐·李百药《赞道赋》:“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卖官鬻爵,以货贿而见亲。” 《旧唐书·柳泽传》:“臣窃见神龙以来,纲纪大坏,内宠立命,外嬖制权,因贵凭势,卖官鬻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昔黄巾造反,其原皆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并列 鬻,卖。爵:爵位。旧指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钱财。语本《管子·八观》:“赏罚不信,五年而破;上卖官爵,十年而亡。”《宋书·邓琬传》:“父子并~。”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严嵩父子秉政弄权……~,取利下尽锱铢。”△贬义。多用来形容贪官污吏或黑暗的官场。→贿赂公行 ↔选贤与能。 也作“贩官鬻爵”、“卖官贩爵”、“卖官卖爵”、“卖爵鬻官”。


【词语卖官鬻爵】  成语:卖官鬻爵汉语词典:卖官鬻爵

猜你喜欢

  • 散牛桃林

    源见“归马放牛”。谓不再用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

  • 折角朱云

    源见“五鹿角折”。指多才雄辩,所向无敌之人。清潘柽章《怀人诗十九首.朱长孺注杜》:“折角朱云意自耽,手翻诗史积年探。”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缕:线。恒:常。 常用作劝人爱惜粮食、爱惜物力之语。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梁斌《红旗谱》卷一:“古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 不言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晋文公重耳)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公子重耳归国取得政权后,赏赐跟随他逃亡的大臣。介之推口不言禄,文公竟一时将他遗忘。介之推的母亲劝他去找问,介之推认为不

  • 两袖清风

    旧时谓官吏廉洁,除两袖清风外,别无所有。明代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间阎:里巷的门,借指里巷与平民。主谓 衣袖里只有清风而已。原形容迎风潇洒的姿态。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

  • 抱辕

    源见“攀辕卧辙”。指挽留离任的良吏。唐赵嘏《泗上奉送相公》诗:“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 求贤如渴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像口渴时求饮那样急于思求有才能的人。后因以“求贤如渴”或“思贤如渴”比喻访求人才的迫切心情。宋.范晔《后汉书.

  • 朝宣室

    源见“宣室召”。指朝见君王。唐独孤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 红芙蓉

    唐.苏鹗《杜阳杂编》:“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曰飞鸾、轻风。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歌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红芙蓉”之事反

  • 同仇敌忾

    忾,愤恨,愤怒。同仇敌忾,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庐率师攻楚,长驱直入,七战破郢,楚昭王逃亡在外,楚臣申包胥步行至秦国首都咸阳,于宫门外痛器七天七夜,使得秦康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