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一起生,一起死。形容情谊深厚。亦作“同生同死”。是隋文帝杨坚回顾他与郑译的友谊时所说。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女为北周宣帝皇后。宣帝死后,杨坚遂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总揽军政大权,封隋王。大定元年(581年)代周自立,国号隋,改元开皇。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统一中国。在位期间曾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对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他还勤于政务,生活俭朴。在他统治的后期,隋朝已成为富足强盛的王朝。郑译(504-591年),字正义。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早年就与杨坚有同学之谊。杨坚篡夺北周政权时又有辅佐之功。为此,杨坚曾表示可以恕他十死。其后他曾因厌蛊(gǔ鼓)左道之罪被除名,复又授予隆州刺史,因请求治病回到长安。杨坚召见时,忆起两人昔日友情,便对侍臣讲:“郑译曾与我同生共死,历尽危难,这是我终生难忘的。”郑译通晓音律,曾为隋文帝修正雅乐。

【出典】:

隋书》卷38《郑译传》1137页:“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

【例句】:

明·冯梦龙《喻世名言》卷40:“沈小霞道:‘你若有力量支持他,我去也放胆。不然与你同生同死,也是天命当然,死而无怨’”。


并列 一起活,一起死。比喻利害相关,也比喻情谊深厚。语出《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的战场上,有哪位弹药手愿意出臭弹啊!”△多用于激烈的斗争中。 →患难相死 ↔不共戴天


【词语同生共死】  成语:同生共死汉语词典:同生共死

猜你喜欢

  • 玉杵盟

    源见“蓝桥”。喻指男女相爱的盟誓。明杨珽《龙膏记.空访》:“多情委路尘,怕永负今生玉杵盟。”

  • 无鬼论

    《世说新语.方正》:“阮宣子(修)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著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晋书.阮籍传》附《阮瞻传》:“瞻素执无鬼论。”晋人阮修、阮瞻都

  •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见〔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其他 名,功业。谓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战国策·赵策二》:“臣闻之:~。”△用于重大行动方面,谓行动不能犹豫,必须果决。也作“疑行无成,疑事无

  • 夜蛾赴火

    见“飞蛾赴火”。【词语夜蛾赴火】  成语:夜蛾赴火

  • 丰城神物

    源见“丰城剑气”。指龙泉剑,太阿剑。《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白虹贯日,便知易水奸谋;宝气腾空,预辨丰城神物。”【词语丰城神物】  成语:丰城神物汉语大词典:丰城神物

  • 沉碑会

    《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镇守江陵时,为留后世名,曾刻石记功,做成二

  • 两脚书橱

    源见“书厨”。指读书记诵甚多但不善应用的人。清叶燮《原诗.内篇下》:“且夫胸中无识之人,即终日勤于学,而亦无益。俗谚谓为‘两脚书橱’,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偏正 两只脚的书橱。比喻读书很多却不善于应用

  • 贾勇

    同“贾馀勇”。南朝 宋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宋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词语贾勇】   汉语大词典:贾勇

  • 灵枣

    源见“枣大如瓜”。即安期枣,仙枣。南朝 齐谢朓《谢隋王赐紫梨启》:“将恐帝台妙棠,安期灵枣,不得孤擅玉盘,独甘仙席。”【词语灵枣】   汉语大词典:灵枣

  • 五谷不分

    原意是嘲讽孔丘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来常用以形容一个人脱离劳动、脱离实际、无知可笑。【词语五谷不分】  成语:五谷不分汉语大词典:五谷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