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吓蛮书

吓蛮书

元.王伯成《李白贬夜郎》杂剧第一折〔寄生草〕:“那里是樽前误草吓蛮书,便是我醉中纳了风魔状。”

元杂剧和元散曲中,常用李白醉写吓蛮书事,但其事史书不载,唐代笔记中也不见,恐是金、元时传说。至明代《警世通言》中有《李太白醉写吓蛮书》,概据此传说而写作。后以此事咏李白的豪迈气概。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学画齐整,并无差落,献于龙案之上。……李白重读一遍,读得声韵铿锵,番使不敢则声,面如土色,不免山呼拜舞辞朝。……归至本国,与国王述之。国王看了国书,大惊,与国人商议,天朝有神仙赞助,如何敌得。写了降表,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元.姚燧〔双调.寿阳曲〕《咏李白》:“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语吓蛮书】   汉语词典:吓蛮书

猜你喜欢

  • 楚元设醴

    源见“楚筵辞醴”。泛指礼遇贤士。清郑燮《玉女摇仙佩.寄呈慎郡王》词:“河献征书,楚元设醴,一种风流高致。”

  • 雨随辀

    同“甘雨随车”。辀,车辕,借指车。清毛奇龄《许使君诗》:“巡军星照海,行部雨随辀。”

  • 朽木不雕

    源见“朽木不可雕”。喻局势败坏而无法挽救。《周书.杨乾运传》:“今大贼初平,生民离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国宁民。今乃兄弟亲寻,取败之道也。可谓朽木不雕,世衰难佐。”见“朽木不可雕”。《周书·杨乾运传》:

  • 西山士

    同“西山饿夫”。元袁桷《次韵杂诗》之一:“哀哉西山士,饥食周原薇。”

  • 郤诜第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第。唐岑参《送蒲秀擢第归蜀》诗:“新登郤诜第,更着老莱衣。”【词语郤诜第】   汉语大词典:郤诜第

  • 跋踬

    同“跋疐”。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词语跋踬】   汉语大词典:跋踬

  • 求田计

    同“求田问舍”。明高启《郊墅杂赋》之二:“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 鉏麑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 柴桑三径

    源见“陶潜三径”。指陶潜隐居处所。柴桑,陶潜故乡。清赵怀玉《沁园春.钱大令松菊犹存图》词:“披图问,彼柴桑三径,得似君无?”

  • 挂服神武门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