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二桃杀三士”。指施用阴谋手段杀人。清吴伟业《桃核船》诗:“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越姝行。”
源见“斗酒只鸡”。指祭奠亡友。清黄景仁《思旧篇》:“嗟我犹惭只鸡奠,脉脉泪痕空被面。”
《新唐书.裴度传》:“时阉竖擅威,天子拥虚器,搢绅道丧;度不复有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沼池林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
比喻占取非所应得利益。公元前605年,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甲鱼。当时郑国大夫公子宋、公子家二人正在入朝,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跳动不已,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发生这种情况,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朝
《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后用为咏鸡之典。唐李频《府试风雨闻鸡》诗:“不为
源见“韩信登坛”。指举行拜授大将礼仪的高台。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末]从来名士夸江左。[生]挥麈今登拜将台。”
《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祯明,陈后主年号,为公元587——589年。谶,预言,音chèn
《淮南子.主术训》:“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毁谤之木。”传说上古圣世,帝尧设置敢谏之鼓,使谏者击鼓上闻,以便纳谏。
《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齐襄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齐后破环”为称颂后妃智解疑难的典
抵御外侮。《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又《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阋( ㄒㄧˋ xì 隙):争吵。务:通“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外御其侮”。【词语御侮】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