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

比喻能够扭转局势之能力。出自唐张玄素之事迹。张玄素(?-664年)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西北)人。隋末曾为景城乡户曹,被窦建德俘虏,为黄门侍郎。入唐,授景州录事参军。唐太宗即位后为侍御史、给事中。贞观四年(630年),太宗欲修治洛阳宫乾阳殿,并赴东都。张玄素力谏制止,谏文中说道:现在的民力还不及隋朝,如果又加役于这些刚刚受完重创的百姓,蹈袭前朝的亡国之弊,那么陛下的罪过,就超过隋炀帝了。唐太宗听从了他的劝谏。素以耿直著名的魏徵听到张玄素的这番话后,叹道:张公所论之事,有回天之力。真是仁人之言。张玄素后任太子少詹事、右庶子、左庶子等职,曾对太子承乾的荒诞行为多次劝谏,终不被接纳。承乾被废后,张玄素亦被除名为民。不久,授潮州刺史,转徙邓州刺史,高宗时以老致仕。

【出典】:

新唐书》卷103《张玄素传》4000页:“魏徵名梗挺,闻玄素言,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例句】:

宋·文天祥《缴奏稿上中书札子》:“尚赖先生狗通国之心,出回天之力,以措世道于清夷光晏之域。” 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有成都人司马相如,皇上所爱,若能求得此人作赋讽谏,或者有回天之力。”


偏正 指能旋转乾坤的力量。《新唐书·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可谓仁人之言哉。”△多用于形容强大的力量。→回天倒日 排山倒海 回天之术 ↔缚鸡之力 回天乏术 回天无力


【词语回天之力】  成语:回天之力汉语词典:回天之力

猜你喜欢

  • 涓人致马

    源见“千金市骨”。指战国时燕昭王招贤事。涓人,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待。元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赴海》诗:“涓人解致千金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 临邛四壁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当垆没个人偎守,更临邛四壁堪愁。”

  • 与时俱增

    见“与日俱增”。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大家对丁主任的信任心是~的。”△跟“与日俱增”比,更强调增长的速度快。

  • 思建业水

    源见“不食武昌鱼”。喻怀念故土。北周庾信《思旧铭》:“美酒酌焉,犹思建业之水;鸣琴在操,终思华亭之鹤。”

  • 贾家香

    同“贾女香”。明阮大铖《燕子笺.伪缉》:“他打包家关节,盗贾家香,现有这女驼供状。”

  • 朝不及夕

    又作“朝不保夕”、“朝不谋夕”、“朝不虑夕”。朝(zhāo招):早晨。不及:不到。夕:傍晚。指早晨都顾不到傍晚,常用以形容人民生活的困苦,或指遭遇的艰难。多尔衮(1612-1650年),姓爱新觉罗,名

  • 高阳俦侣

    同“高阳伴侣”。宋周邦彦《锁寒窗》词:“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 霸上棘门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汉文帝六年,匈奴入侵。刘礼屯军霸上;徐厉屯军棘门;周亚夫屯军细柳。天子劳军,

  • 东门之达

    源见“东门吴”。谓丧子而能旷达处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偏正 东门吴丧子而不忧,或以为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

  • 投木报琼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