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壶中天地

壶中天地

南朝.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后与老翁“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此传说史籍多有记载,但其说不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说此仙翁为“王壶公”,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则说为“壶公谢元”,而宋张君房校编的道书《云笈七签》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又说:“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费长房在酒壶中能变化出日月天地。后因以“壶中天地”、“壶天”等称仙境或美景。

唐.元稹《幽栖》诗:“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


见“壶中日月”。元·刘秉忠《永遇乐》:“~,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时汝南有费长房者,为市掾,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买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其钱日收数万,便施与市中贫乏饥冻者,唯留三五十。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长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谓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即往。公语房曰:‘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公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卿可教,故得见我。’”《后汉书·方术列传》亦载,文略。又《云芨七签》卷二十八:“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

【今译】 仙人壶公,不知其姓名。后汉时费长房为市上小吏,见壶公每日卖药,有奇效。常将一空葫芦挂在屋边,每天日落后,壶公便跳入葫芦中,别人都看不见,只有费长房从楼上看见,知道他不是凡人。费长房从此天天为壶公扫地,供给他饮食,壶公受而不辞,长房坚持不懈,日日侍奉,也不敢有所请求。壶公见长房诚信,便对他说:“等天晚无人时再来。”长房按时而来,壶公说:“见我跳入葫芦时,你也学着跟我跳,也可以进入。”长房果然随之跳入葫芦。进去后却不再是葫芦,只见一片仙宫世界,楼阁重叠,壶公的侍者就有几十人。壶公对长房说:“我本是仙人,因在天廷办事不力被谪下人间。你可以传授,所以看得见我进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神通变化; 或用以形容仙境、山水胜境等。

【典形】 观世玉壶、壶公、壶公壶、壶公术、壶里乾坤、壶内藏今古、壶天、壶天日月、壶中别有家、壶中境、壶中日月、壶中天地、入药壶、入玉壶、天地入壶中、天地一壶、一壶藏、隐玉壶、壶中造化、跳向一壶中、壶中仙家日、仙人碧玉壶、卖药壶公、日向壶中、壶公地、一壶悬、壶中天、酒罢壶中去。

【示例】

〔观世玉壶〕 唐·陈子昂《感遇》之五:“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壶公〕 北周·庾信《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壶公术〕 唐·钱起《药堂秋暮》:“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壶里乾坤〕 明·杨慎《折桂令·道情》:“壶里乾坤,物外云林,平地烟霞,山水清音。”

〔壶内藏今古〕 宋·张炎《青玉案·闲居》:“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

〔壶天〕 宋·陆游《书室明暖终日婆婆其问》:“百榼旧曾夸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

〔壶中别有家〕 唐·戴叔伦《赠韩道士》:“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壶中境〕 宋·范成大《浙东参政寄示蓬莱阁诗轴》:“尘埃不隔壶中境,功业犹关物外身。”

〔壶中日月〕 清·张照《蓬莱》:“天上星辰欢会少,壶中日月别离多。”

〔壶中天地〕 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入药壶〕清·程先贞《题梁孝廉斋壁》:“客去陪莲社,人归入药壶。”

〔入玉壶〕唐·李白 《拟古》之八:“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天地一壶〕 唐·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笙歌五六里,天地一壶中。”

〔一壶藏〕 唐·李商隐《玄微先生》:“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隐玉壶〕 唐·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词语壶中天地】  成语:壶中天地汉语词典:壶中天地

猜你喜欢

  • 蚁丘

    《庄子.则阳》:“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孔子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是其市南宜僚邪?’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

  • 半面

    《后汉书.应奉传》注引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东汉人应奉,有一次去拜见彭城相袁贺。袁贺因事外出

  • 元龙高卧

    元龙:陈登的字,高卧,此处意为慢待客人。陈登字元龙,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初为徐州牧陶谦的典农校尉。后从吕布,又劝曹操攻杀吕布。曹操任为广陵太守,令聚众以图吕布。吕布被诛,以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

  • 琼林锦绣仙

    宋代进士及第,朝廷在汴京琼林苑赐宴,新进士著绵绣之衣,故称为“琼林绵绣仙”。后代高则诚《琵琶记.春宴杏园》:“妆点琼林绵绣仙。”【词语琼林锦绣仙】   汉语大词典:琼林锦绣仙

  • 琴中趣

    《晋书.陶潜传》:“(潜)性不解音,而畜(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古人以琴书诗酒佐雅兴,陶渊明虽不善晓音律,却雅兴长存。他的琴不具弦徽,却又

  • 衒玉

    同“衒玉自售”。宋曾巩《乞登对状》:“臣藐在外服十有二年,无衒玉之一言,无左右之素誉,地穷势绝,不敢期于自通。”【词语衒玉】   汉语大词典:衒玉

  • 洒泪新亭

    源见“新亭对泣”。形容为国难而忧伤。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诗:“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年。”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体会,无法用言语表达。语出清代刘大櫆《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其他 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言语表达交流。语本《庄子·天道》:“

  • 投匦

    《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后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徐璧〕尝作书万言,欲投匦,极言时政,无所讳避。”【词语投匦】   汉

  • 敬其事则命以始

    如果重视这件事,就应在年初发布命令。(按: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皋落氏,在年终时发布命令,大臣以为不祥,故云。)语出《左传.闵公二年》:“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今命以时卒,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