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极为勇敢的人,不鲁莽从事,表面却似懦怯;极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表面却像愚笨。语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清.谭嗣同《治言》:“观乎昆阳之战,然后知大勇若怯也。”也单引〔大知若愚〕。明.李贽《焚书.李中溪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且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章炳麟《箴新党论》:“学生能善体虏酋之志,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极为勇敢的人,不鲁莽从事,表面却似懦怯;极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表面却像愚笨。语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清.谭嗣同《治言》:“观乎昆阳之战,然后知大勇若怯也。”也单引〔大知若愚〕。明.李贽《焚书.李中溪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且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章炳麟《箴新党论》:“学生能善体虏酋之志,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宋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马周传》:“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唐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倍受冷落。后世常用此典故喻怀才不遇、英雄失路
同“陈蕃下榻”。宋陈师道《过杭留别曹无逸朝奉》诗:“陈蕃解榻为留连,俯仰徒惊岁月迁。”
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词语不穀】 汉语大词典:不穀
轻快的船已从万山的峡谷中驶过。 形容峡险湍急,舟行甚速。语出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元.关汉卿《望江亭》一折:“收了缆,撅了桩,踹
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恕者,以身为度者也。~。”
长江日夜奔流。 比喻无穷无尽。语出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清.宋湘《说诗八首》之六:“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
源见“博浪飞椎”。泛指帮助抗暴复仇的贤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三:“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词语沧海君】 汉语大词典:沧海君
匪:通“非”。 自己不被当作人来看待。 古时受压迫者的怨愤之辞。语出《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按:《后汉书.张奂传》注引《诗》作“独为匪人”,盖章怀避讳改。)《后汉书.张奂
芝、兰: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是以与
《汉书.武丘子传.燕刺王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传说虹能吸饮。后遂用为咏虹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四《暮归舟中》诗:“断虹低饮涧,落日远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