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伐:自我夸耀),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标帜),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屏,退避)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事又见《东观汉记》卷九《冯异传》。

冯异谦虚恭谨,治军有方,每当诸将在一起论功时,他从不参与谈论争竞,常常一个人退避大树下独坐。故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旧因以“大树将军”喻赞带兵将领不居功骄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东篱处士(晋陶渊明号东篱处士),亦出茅庐;大树将军,应怀义愤。”


其他 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冯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南史·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也。’”△褒义。多用于将领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二三引《东观汉记》 曰:“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后汉书·冯异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为人谦和容让,与其他将军路上相遇时,冯异就将车避在一边。每当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论功,冯异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为人谦和不争。

【典形】 大树将军、大树之功、将军大树、将军树、思冯异、将军坐、倚大树、大树萧萧。

【示例】

〔大树将军〕 宋·陈与义 《雷雨行》:“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大树之功〕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先登陷敌,无遗大树之功。”

〔将军大树〕 北周·庾信《答赵王启》:“都尉青旗,即时春色; 将军大树,已复花开。”

〔将军树〕 唐·王昌龄《从军行》:“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思冯异〕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词语大树将军】  成语:大树将军汉语词典:大树将军

猜你喜欢

  • 赤脚踏层冰

    光着脚走在厚厚的冰层上。 古人苦热,幻想一种清凉的祛暑之法。语出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宋.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夜半归来步松影,真成赤脚踏层冰。”元.

  • 六子尽赤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刘信攻南康,终月不下。义祖谴信使者而杖之,詈曰:‘语刘信。要背即背,何疑之甚也?’信闻命大怖,并力急攻,次宿而下。凯旋之日,师至新林浦,犒锡不至,亦无所存劳。他日谒见,义祖命

  • 谊重荆枝

    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情笃。明孟称舜《娇红记.仙圆》:“兄弟,我和你名齐艺苑,谊重荆枝。”

  • 玉树后庭花

    曲调名称,也作“后庭花”、“歌玉树”、“南朝旧曲”等,南朝陈后主及其幸臣所制。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浙江长兴)人。南朝皇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

  • 十六族

    《史记.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 攫金

    《列子.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扑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淮南子.氾论训》亦记其事。后因以“攫金”

  • 浘涧

    也作“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的地方。《广韵.七尾.浘字注》“浘涧,海水泄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 神器

    原指天下。《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晋代王弼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古文谓之神器也。”后多用以指帝位。汉代张衡《东京赋》:“巨猾閒

  • 闭门扫轨

    谓过隐居生活。《后汉书·杜密传》: “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先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 参见:○闭门却扫偏正 轨,车轮痕迹。关门谢绝宾客,不坐车与人来往。《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刘胜,亦自蜀

  • 咄石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字巨源。”“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