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羹不和

大羹不和

大( ㄊㄞˋ tài )羹:不和五味的肉汁。 比喻格调高雅的事物,往往不事雕饰。语出《礼记.乐记》:“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郑玄注:“大羹,肉湆,不调以盐菜。”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花谱》云:‘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粪。’噫!大音希声,大羹不和。奚必如兰如麝,扑鼻熏人,而后谓之有香气乎?”


主谓 和,调和,即加调料。比喻事物虽不甚美,但贵在本质不变。《礼记·礼器》:“大圭不琢,~。”△描写事物质地好。


【词语大羹不和】  成语:大羹不和

猜你喜欢

  • 湘瑟

    源见“湘灵鼓瑟”。湘妃所弹之瑟。亦泛指瑟乐。唐孟郊《泛黄河》诗:“湘瑟飕飕弦,越宾呜咽歌。”元刘祁《归潜志》卷三引侯策诗:“九疑 湘瑟悲龙竹,子夜秦箫隔凤楼。”【词语湘瑟】   汉语大词典:湘瑟

  • 鹤氅人

    源见“王恭鹤氅”。指高雅的人。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诗:“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表示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语出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宋.范仲淹《水车赋》

  • 立雪人

    源见“程门立雪”。指敬师笃学之人。清赵翼《可型内弟罢官归》诗:“台有歌风迹,门多立雪人。”

  • 汉佩

    同“汉皋佩”。清魏源《秦淮灯船引》:“泉落鲛宫万游戏,汉佩湘珠千出没。”【词语汉佩】   汉语大词典:汉佩

  • 方虎

    同“方召”。王闿运《哀江南赋》:“德希盛于黄 农,贤梦求于方 虎。”【词语方虎】   汉语大词典:方虎

  • 平章百姓

    平( ㄆㄧㄢˊ pián )章:辨别彰明。百姓:百官族姓。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语出《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晋书.傅玄传.论》:“武帝鉴观四方,平章百姓,永

  • 狐首丘

    同“狐死首丘”。宋陆游《记悔》诗:“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词语狐首丘】   汉语大词典:狐首丘

  • 玉笋之班

    同“玉笋班”。《镜花缘》六七回:“颂椒语拙,得联玉笋之班;咏絮才疏,许侍珠樱之宴。”

  • 琴高之鲤

    同“琴高鲤”。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