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营私舞弊”。营:钻营;谋求。私:私利。弊:弊病;有害之事。为谋求私利,而干出很多违法的坏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在遗诏中指出:祖宗创建国家大业以来,不曾信任重用太监,况且明朝亡国,也
同“敢怒而不敢言”。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并列怨,怨恨,极不满。内心怨恨或不满,但不敢说出。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源见“蘧瑗知非”。指未能知时达变。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馀,知非不去惭卫 蘧。”
厉鹗《宋诗纪事》引陶宗仪《辍耕录》云:“唐(珏)葬骨后,又于宋帝殿掘冬青树植所函土堆上。”按:唐珏为参于收葬宋帝遗骨之一,《辍耕录》以主谋者归之,故把他作为代表。宋亡后,河西僧札木扬喇勒智发掘南宋诸帝
见“远水不救近火”。《老残游记》:“我家里虽有银子,只是派人去,至少也得三天,~!”
同“雍门琴”。宋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后汉书.儒林传序》:“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又《赵熹传》:“熹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或乐曲声高亢激越。唐白行简《李娃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
见“春秋鼎盛”。
唐白居易《双鹦鹉》诗:“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自注:“谚云: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后遂以“郑牛识字”谓郑玄学识渊博以致家畜都能识字。形容家风儒雅,影响深远。【典源】 唐·白居易《双鹦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