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夭桃秾李

夭桃秾李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又《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裱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襛,后世诗文中常作“秾”,繁盛之意。《桃夭》诗中以盛开的桃花,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并预祝女子嫁后将给夫家带来和乐幸福。《何彼襛矣》诗,言周王之女下嫁齐侯之子,新人光彩照人,若桃李之艳丽。后因以此喻人少年俊美,也用为祝颂婚嫁之辞。

唐.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宋.张孝祥《清平乐.咏梅》:“玉冻云骄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


并列 夭,繁盛的样子;秾,花木繁盛。语本《诗经·召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诗·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华如桃李。”①比喻女子年少美丽。②形容花木繁盛美丽。宋·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褒义。多用以祝颂婚嫁,褒赞新人。→红颜绿鬓 ↔人老珠黄。也作“夭桃李”。


【词语夭桃秾李】  成语:夭桃秾李汉语词典:夭桃秾李

猜你喜欢

  • 九州大错

    同“九州铸错”。张光厚《丈夫一首答亚子》诗:“要问当年南北事,九州大错究谁尸?”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用刀切断。磋:用锉剉平。琢:用刀雕刻。磨:用物磨光。 像骨角经过切磋,像玉石经过琢磨。 比喻进修学问,砥砺品德。语出《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清.唐甄《潜书.耴善》

  • 三尺童儿

    喻指不很懂事的孩童。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诗:“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蔺。”廉蔺:指战国时赵国的将相廉颇、蔺相如。亦作“三尺童子”或“三尺童蒙”。《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

  • 千载之遇

    见“千载一遇”。《后汉书·马援传论》:“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焉。”

  • 匣剑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被埋没的人才。前蜀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源见“虎吼龙鸣”。喻指被埋没的人才。梁启超《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

  • 王乔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二:“范蠡舟扁小,王乔鹤不群。”

  • 失马

    同“塞翁失马”。唐黄滔《上刑部郑郎中启》之二:“徒恨伤麟,终幾失马;若无往岁,焉有兹辰?”【词语失马】   汉语大词典:失马

  • 如簧舌

    源见“巧言如簧”。喻指善以巧伪之言惑人者。闽徐夤《楚国史》诗:“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 混淆是非

    故意把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制造混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你想他们有甚弄钱之法?无非是包揽讼词,干预公事,鱼肉乡里,倾轧善类,布散谣言,混淆是非。”亦作“淆混是非”。清.陶曾佑《论文

  • 观文知人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qú),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之德,世叹其质直。”原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评价,说他的作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