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夭秾

夭秾

源见“夭桃襛李”。指美貌女子。宋梅尧臣《冬夕会饮联句》:“器皿足缺?,捧执无夭秾。”


【词语夭秾】   汉语词典:夭秾

猜你喜欢

  • 两疏

    同“二疏”。宋苏轼《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兼寄子由》诗:“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词语两疏】   汉语大词典:两疏

  • 悬旌

    《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威王对前来游说的苏秦说,他面对强秦,“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后因以“悬旌”比喻心神不定。唐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唐岑参《送郭仆

  • 画荻学书

    北宋欧阳修的母亲教子学习事。荻(dí笛):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芦苇。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宋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教他读书写字。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

  • 一滴禅

    源见“曹溪一滴”。指佛理妙悟。宋唐庚《梦泉诗》:“虽无十丈花,中有一滴禅。”【词语一滴禅】   汉语大词典:一滴禅

  • 大事去矣

    大事:多指有关政局的大事。 表示失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语出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梁书.袁粲传》:“今日形势,贵在将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新五代史.尤敏传》:“

  •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嘴上讲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凡有一事,辄是一罪。”并列 口上说是,心里

  • 材疏志大

    见“志大才疏”。宋·陆游《大风登城》诗:“~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词语材疏志大】  成语:材疏志大汉语大词典:材疏志大

  • 贩缯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颍阴侯灌婴者,睢阳贩缯者也。”颍阴侯灌婴,原是睢阳县贩缯的商贩。他曾辅佐刘邦为推翻秦王朝建立汉朝立下不朽功勋。后因用为寒士发迹的典故。唐.李瀚《蒙求》:“周勃织薄,灌婴贩缯。

  • 燕处焚巢

    同“燕处危巢”。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濒于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主谓 燕子处在燃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

  • 临川史

    代称刺史。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 “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书。” 参见:○临川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