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终不渝

始终不渝

渝:改变。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陆纳,字祖言,吴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士族。少有清操,超凡脱俗,州举为秀才,累迁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出为吴兴太守。后以爱子长生有疾,解官归乡,不久爱子病转好,回朝任职,迁尚书仆射。陆纳为人简朴,出为太守之时,辞别桓温,问他能饮多少酒,吃多少肉。桓温说只能喝三升酒,吃十块肉。陆纳说自己只能喝二升酒,肉也吃不多。后数日,陆纳邀桓温作客,王坦之、刁彝也在座,却只备了一斗酒,一片鹿肉。众人都觉得惊奇。陆纳慢声说道:“桓温近来说只能喝三升,我只能喝两升,今备下一斗酒,是想使之滴酒不剩啊。”众人听了都很高兴,尽欢而散。一次谢安想拜访陆纳,而他却不做准备。其侄儿陆俶不敢问,只好暗中备下盛馔。谢安来后,陆纳以茶果相待,陆俶便摆上精美的食物招待谢安。事后,陆纳大怒,打了陆俶四十板子。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他为人谨慎、勤俭,从始至终也没有改变。

【出典】:

晋书》卷77《陆纳传》2027页:“(陆纳)恪勤贞固,始终不渝。”

【例句】:

旧唐书·姚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始终不渝。”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调吏部》:“要之太保清约忠慎,始终不渝。逢时不振,未展所抱,天乎何尤。”


偏正 渝,改变、违背。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语出《晋书·陆纳传》:“恪勤贞固,始终不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渝,不读作yù。△褒义。多用于为人处事方面。→矢志不渝 始终如一 ↔有始无终 反复无常 虎头蛇尾。也作“始终不易”、“终始不渝”。


【词语始终不渝】  成语:始终不渝汉语词典:始终不渝

猜你喜欢

  • 春风沂水

    源见“沂水舞雩”。形容放情自然的生活情趣。明归有光《道难》:“先生独常从容于吏治之外,有春风沂水之趣。”并列 形容放情自然,旷达高雅的生活乐趣。语本《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敝帚:破旧的笤帚。千金:很多钱,

  • 烟视媚行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娶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烟视:微视。媚行:徐行。“烟视媚行”谓行动文静安详。并列 烟视,微微地看;媚行,慢慢地走。形容庄重、安详的举止。语出《吕氏春秋·不屈》:“

  • 盖酱

    同“覆酱瓿”。唐颜真卿《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师利菩萨碑》,但欲发扬主上圣意,盖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盖酱之用,可乎?”【词语盖酱】   汉语大词典:盖酱

  • 马牛襟裾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韩愈诗中骂人不懂礼义,说人不通古今,正如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一样。意思说虽有人之外衣但无人的本实。后以“马牛襟裾”为骂人不通人情不懂礼义

  • 非熊年纪

    源见“非熊兆”。吕尚知遇周文王年已八十,因以“非熊年纪”代称八十岁。宋刘克庄《乳燕飞.寿幹官》词:“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

  • 解佩江头

    同“汉皋解佩”。宋袁去华《蝶恋花.次韩幹梦中韵》词:“解佩江头元有路。流水茫茫,尽日无人渡。一点相思愁万缕,几时却跨青鸾去?”

  • 竹马之交

    同“竹马之好”。郭沫若《蔡文姬》四幕一场:“他和蔡文姬是竹马之交,他们是太亲密了。”见“竹马之友”。柳溪《战争启示录》12章:“我和你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你的红薇,从那么小就认识你,可以说是青梅~了。”

  • 何郎好吟

    《梁书.何逊传》:“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后以此为咏梅之典。明.高启《梅花九首》其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 没有堵塞,就不可能流动;没有停顿,就不可能前进。语出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意是说当时对佛老如不加以阻止,孔孟之道就不能得到推行。现常借以说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