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孔壁遗经

孔壁遗经

同“孔壁遗文”。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诗:“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


【典源】《汉书·鲁恭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汉书·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 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尚书》汉·孔安国《正义》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家书于屋壁。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

【今译】 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学士纷纷逃散。据说汉代孔安国 (孔子后裔) 的先祖子襄将书藏在屋内墙壁中。汉初开设学校,征求能讲经的儒生,济南有伏胜,年已过九十,能讲授尚书,孔安国即随之学习。汉武帝时,鲁恭王准备扩大修建宫室,要将孔子旧宅拆掉,在屋壁中发现孔氏先人所藏的古文虞夏商周的文书及论语、孝经等几十篇,都是蝌蚪古文,又听到有奏乐的声音。鲁恭王因此不敢再拆毁,将书还给孔家。

【释义】 后以此典指古代典籍; 也用以咏有关史事。

【典形】 壁藏书、壁经、壁中书、传经鲁壁、坏壁、坏宅、孔壁、孔壁遗经、鲁壁、鲁壁弦歌、鲁宫藏篆、宣尼壁、遗经、壁出遗经、探亡篇、旁搜古壁、书向壁中留、壁中丝竹、屋壁诗书、经传孔壁、闻金丝、宅闻丝竹。

【示例】

〔壁藏书〕 唐·张祜《酬房子客郊居》:“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壁经〕 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

〔壁中书〕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八七:“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传经鲁壁〕 清·王夫之《答黄度长》:“传经鲁壁闻丝竹,述酒柴桑访秫粳。”

〔坏壁〕 金·元好问《曲阜纪行》之一:“摄齐念升堂,坏壁想藏书。”

〔坏宅〕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孔壁遗经〕 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

〔鲁壁〕 宋·刘筠《劝石集贤饮》:“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鲁壁弦歌〕 明·李东阳《送孔公璜三代学录》:“虞廷礼乐新笾豆,鲁壁弦歌旧典坟。”

〔鲁宫藏篆〕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鲁宫藏篆,汲冢遗编,无不日览万言,暗识三箧。”

〔宣尼壁〕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遗经〕宋·曾巩《寄王介卿》:“周孔日已远,遗经竄墙壁。”


猜你喜欢

  • 折腰为米

    同“折腰五斗”。宋 赵必?《念奴娇.饯朱沧洲》词:“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宋葛长庚《沁园春.寄鹤林》词:“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

  • 仲叔辞安邑

    源见“食无肝”。表示节士清廉自爱。明钱子正《自笑》诗:“不知仲叔辞安邑,可是猪肝解累人。”

  • 笑魏勃

    《汉书.高五王传》:“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慄。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灌将军孰视,笑曰:‘人谓魏勃勇,

  • 叹鵩

    源见“贾生赋鵩”。谓自伤不幸。宋杨亿《许洞归吴中》诗:“三径未荒休叹鵩,十餐先馈定惊鸥。”

  • 章台骑

    源见“走马章台”。借指游冶之人。唐李观《御沟新柳》诗:“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 韩凭别

    源见“相思树”。比喻恩爱夫妻永别。《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何期忽作韩凭别,赴水坠楼心已决。”

  • 泛查

    同“泛槎”。唐 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词语泛查】   汉语大词典:泛查

  • 鸡卵碑

    《晋书.戴逵传》:“〔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后以“鸡卵碑”为多才多艺之典。清唐

  • 冥椿

    同“椿灵”。南朝 齐谢朓《高松赋》:“岂榆柳之比性,指冥椿之等龄。”【词语冥椿】   汉语大词典:冥椿

  • 扫地无遗

    见“扫地以尽”。《晋书·惠帝纪》:“魏晋以来之积,~。”【词语扫地无遗】  成语:扫地无遗汉语大词典:扫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