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期遗舄

安期遗舄

42` 汉刘向列仙传.安期生》:“安期先生者,瑯琊 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遣使者数人入海,未到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后因以“安期遗舄”喻得道者的遗物或仙人的鞋子。赤玉舄,传说中用赤玉制成的鞋子。唐王昌龄《观江淮名胜图》诗:“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xi) 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即遣使者徐市(fu)、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晋·皇甫谧《高士传》亦载。

【今译】 仙人安期先生是琅琊郡阜乡人,在东海边卖药,人们都说他已千岁。秦始皇东游见到他,曾与他谈了三天三夜,并赐给他金玉宝物,价值几千万。安期先生辞出后,都留置不要,并留下一封信和一双赤玉制的鞋子,信中说:“再过几年到蓬莱山寻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与仙道交游;也形容仙家长生之事。

【典形】 安期入蓬海、安期术、安期舄、安期遗舄、安期朱履、赤舄、赤玉、赤玉舄、阜乡舄、醉入东海、寻安期、安期翁、安期远。

【示例】

〔安期入蓬海〕 唐 · 李白 《对酒行》:“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安期术〕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山孤屿》:“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安期舄〕 唐·李白《赠张相镐》之二:“唯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

〔安期遗舄〕 唐·王昌龄《观江淮名胜图》:“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安期朱履〕 魏·阮籍《清思赋》:“释安期之朱履兮,践席假而集帷。”

〔赤舄〕 南朝梁·江淹《赤虹赋》:“定赤舄之易遗,乃鼎湖之可慕。”

〔赤玉〕 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一:“赤玉灵文下,朱陵真气来。”

〔赤玉舄〕 唐·李白 《古风》之二十:“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阜乡舄〕 清·王士禛《送邵子湘之登州》:“遥飞阜乡舄,往抚天吴背。”


猜你喜欢

  • 埋轮当路

    源见“张纲埋轮”。指决心抨击当路权奸。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公露节东驱,风奔群盗;埋轮当路,威振中原。”

  • 珠零锦粲

    《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后以“珠零锦粲”喻文辞华丽、铿锵。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诸生〕此日驰驱文囿,竞吐珠零锦粲之词;他年黼黻皇猷,伫收秋实春华之用

  • 燕䃉

    同“燕石”。䃉,似玉之石。元刘诜《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之一:“燕䃉混良璞,楚菉藏崇简。”

  • 写鹅经

    源见“换鹅书”。雅称练习书法。宋赵彦端《鹧鸪天.为韩漕无咎寿》词:“挥羽扇,写鹅经,使星何似老人星?”

  • 败叶题诗

    源见“红叶题诗”。指传递旷居之怨情。宋吴文英《玉蝴蝶.夷则商》词:“败叶题诗,御沟应不到流湘。”

  • 齿杖赐

    《周礼.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东汉.郑玄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农(众)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齿杖”是拐

  • 惊闻鹤

    源见“风声鹤唳”。形容极端疑惧惊慌。宋黄机《满江红》词:“绿鬓将军思下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 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意谓礼乐不可长期不演习。语出《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晋书.戴若思传.附弟邈》:“霸主有旰食之优

  • 明星玉女

    《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引《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山顶石龟,其广数亩,高三仞,其侧有梯磴,远皆见。玉女祠前有五石臼,号曰玉女洗头盆,其中水色,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后

  • 蚍蜉撼树

    同“蚍蜉撼大树”。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见“蚍蜉撼大树”。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蚂蚁缘槐夸大国,~谈何易。”【词语蚍蜉撼树】  成语:蚍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