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定远西还

定远西还

源见“玉关人老”。指将帅官员出使或任职边地时久而返回。金 邓千江《望海潮.献张六太尉》词:“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


【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 (班)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常恐年衰,奄忽僵仆,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列传》:“ (班) 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今译】 后汉班超镇守西域三十年,封为定远侯,年已七十,年老思念故乡。向汉帝上疏说:“臣今已年衰,常恐怕突然长卧不起,尸留异乡,从前苏武困留匈奴十九年,今臣奉命护守西域,如果寿终是没什么怨恨的,但恐怕后世或有其他非议。臣不敢希望回到酒泉郡,仅仅盼望生前能进玉门关。”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将帅官员出使或任职边地而返回。

【典形】 班超绝域、定远西还、生而望返、生入玉门关、玉门生入、班生白首、定远生入关。

【示例】

〔班超绝域〕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天将军丘乃敦崇传》:“而安国徒中,郁为卿相; 班超绝域,遂重生还。”

〔定远西还〕 金·邓千江《望海潮·献张六太尉》“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

〔生而望返〕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

〔生入玉门关〕 宋·陈参政《木兰花慢·送陈石泉》:“乡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

〔玉门生入〕 清·王泽弘《送陈心简之辽东》:“才道玉门生入稳,谁知铁岭放归难。”


猜你喜欢

  • 颜鬓

    《史记.仲尼弟子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的学生颜回短寿,二十九岁头发就白了。后因以“颜鬓”用为鬓发变白的典故。宋.陆游《寒雨中偶赋》诗:“莫惊颜鬓浑非昨,略数朋侪已半空。”【词语颜鬓】

  • 柏殿

    同“柏梁台”。唐张说《李工部挽歌》之一:“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 割肉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

  • 一片冰心

    源见“玉壶冰”。指高洁之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偏正 心灵纯洁,性情恬淡,不慕名利。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在玉壶。”△褒义。多用于

  • 吹箫俦侣

    源见“乘鸾”。指神仙伴侣或情侣。宋 李宏模《庆清朝.木芙蓉》词:“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

  • 吠非其主

    源见“桀犬吠尧”。谓各为其主。《旧唐书.李峤传》:“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辨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述宾 跖的犬向尧吠叫,并非尧不好,就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比喻人

  • 望洋

    同“望洋兴叹”。元吴莱《次定海侯涛山》诗:“寄言漆园叟,此去真望洋。”明 赵明镳《答周五溪书》:“累累千余言,恐后学不得其旨,徒深望洋,奈何?”【词语望洋】   汉语大词典:望洋

  • 鄂舟

    同“鄂君船”。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妒》:“记初窥薄怒頳相逗,将辞转盼精堪授,今日蒙羞载鄂舟。”【词语鄂舟】   汉语大词典:鄂舟

  • 己所不安,勿施于人

    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

  • 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鼓鼙( ㄆㄧˊ pí ):乐器,即大鼓和小鼓,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后借指战争。 国家有了战事,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语出《礼记.乐记》:“君子听鼓辈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汉书.陈汤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