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庄舄越吟”。唐罗隐《西京道德里》诗:“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膏油:借指灯烛。晷( ㄍㄨㄟˇ guǐ ):日影。恒:经常。兀( ㄨˋ wù )兀:劳苦。穷年:终年。 意谓夜以继日,终年勤奋读书。语出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桂林一枝”比喻人清贵拔俗,非同一般。科举时代
文武:周文王、武王。布:展布,陈列。方策:典籍。 周文王武王的施政主张,都展示在典籍之上。 意谓国家重大政事,都有陈规可循。语出《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郑玄注:
源见“放麑翁”。指心怀仁慈的举动。《后汉书.桓荣传》:“昔乐羊食子,有功见疑;西巴放麑,以罪作傅。盖推仁审伪,本乎其情。”
源见“商瞿庆迟”。指年过四十得子者。唐白居易《阿崔》诗:“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源见“乘轩鹤”。原谓卫懿公重鹤而轻人,后因用“使鹤”比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有本领的人不得其用。林百举《悲愤》诗:“士叹屠龙空有技,君当使鹤实无力。”【词语使鹤】 汉语大词典:使鹤
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意谓自然景物,可长供人们享用。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
《北史.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后
酒糟堆积成山丘。比喻酿酒极多。《韩诗外传》卷四:“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豉而牛饮者三千人。”《南史.陈暄传》:“速营糟丘。吾将老焉。”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其四)诗:“蟹螯即金液,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