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弱翁方大用

弱翁方大用

汉书.魏相传》:“魏相字弱翁。……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议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西汉魏相字弱翁,初任杨州刺史时,丙吉(光禄大夫)曾在信中赞誉他有政绩,将被重用。后遂用为称美刺史之典。

唐.羊士谔《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此用比王使君,希望他前程通显。


猜你喜欢

  • 伏骥

    《楚辞.九辩》:“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凰高飞而不下。”王逸注:“仁贤幽处而隐藏也。”后以“伏骥”比喻贤者隐居不仕。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纵是埋尘空伏骥,还怜倾盖似登龙。”同“伏枥骥”。清吴嘉纪《

  • 五色鱼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唐李白《秋浦寄内》诗:“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词语五色鱼】   汉语大词典:五色鱼

  • 高阳伴

    同“高阳伴侣”。唐张贲《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 惊起梁尘

    同“歌落梁尘”。宋 赵福元《鹧鸪天.赠歌妓》词:“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述宾 形容歌声清丽,美妙感人。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忔憎声里金珠迸,~落舞帘。”△褒义。一般用作称赞歌声高

  • 狐虎之威

    源见“狐假虎威”。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那时候,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偏正 比喻有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 小鸟依人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载:唐太宗评论功臣,谓“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后遂以“小鸟依人”比喻娇稚可爱。萧乾《栗子》:“一见面不再那么小鸟依人地笑了,第

  • 皮冠招虞人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齐景公到

  • 终天之慕

    谓终身羡慕。南朝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欷:抽咽声。隆:长。偏正 终生思慕之情。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恩隆于永

  • 吐捉

    同“吐哺握发”。《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词语吐捉】   汉语大词典:吐捉

  • 羊孙谋

    《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王乃令胜、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