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归遗细君

归遗细君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即怀肉去……(汉武帝问他为何要这样做)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汉武帝伏日赐肉给群臣,管膳食的官天晚了还没来,东方朔便拔剑割了一块带回家去,交给了妻子细君。细君是东方朔妻子的名字,后因以“细君”指妻,“遗细君”因用为赠妻以物的典故。

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词语归遗细君】  成语:归遗细君汉语词典:归遗细君

猜你喜欢

  • 负螟

    源见“螟蛉”。比喻以他人之子作为养子。《宋书.东平王子嗣传》:“而妾颜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阙引进,义违负螟。”【词语负螟】   汉语大词典:负螟

  • 垂缨

    《后汉书》卷三《章帝纪》:“诏曰:‘……往者妖言大狱,所及广远,一人犯罪,禁至三属,莫得垂缨仕宦王朝。’”古人曾将系垂冠缨缨带作为官员的服饰标志。后以“垂缨”代指作官。唐.鲍溶《秋思三首》其三:“百年

  • 廋辞

    亦称“廋( ㄙㄡ sōu 搜)语”,“谜语”的古称。《国语.晋语五》:“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宋代孙觌《何嘉会寺丞嫁遣侍儿袭明有诗次韵》:“廋语尚传黄绢妇,多情好在紫髯翁。”【词语廋辞

  • 谢家咏雪

    源见“咏絮”。谓谢安家众人对雪逞才吟咏。唐姚合《杨柳枝词》之四:“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词语谢家咏雪】  成语:谢家咏雪汉语大词典:谢家咏雪

  • 同日而论

    犹相提并论。《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见“同日而语”。《后汉

  • 董永卖身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

  • 穿针楼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汉代妇女于七月七日登开襟楼穿七孔针以为乞巧之习俗。后遂用为咏七巧佳节之典。唐.李群玉《秋登涔阳城》其二:“穿针楼上闭轻烟

  • 髀中生肉

    同“髀肉复生”。清董元恺《南浦.冬兴》词:“愧我髀中生肉矣,应闲却、宝剑长鸣。”

  • 娄公唾

    源见“唾面自干”。谓待人宽容忍让。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 寒俊

    《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有大志”注引晋孙盛《晋阳秋》:“时豫章顾荣或责羊晫曰:‘君奈何与小人同舆?’晫曰:‘此寒俊也。’”指贫寒而有才能的人。《旧唐书.郑薰传》:“薰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