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李广射虎除害心切,勇力异常。后以此典形容勇将武艺精湛,气概豪迈;或比喻精诚所致,金石可开。李广出外打猎,看到草丛中石头,以为是老虎而发箭射去,把箭头射进石头里,走近一看,是块石头。接着又连射几箭,却
随口乱说。明.无名氏《渔樵闲话》一折:“似我山间林下的野人,无荣无辱,任乐任喜,端的是信口开河,随心放荡,不受拘束。”《红楼梦》三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亦作“信口开合”。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
源见“不饮盗泉”。表示宁守穷困,保持清白节操。宋黄庭坚《寄晁元忠》诗:“热避恶木阴,渴辞盗泉水。”
《晋书.苻坚载记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拒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
同“闻鸡起舞”。宋张元幹《过宿赵次张郊居》诗:“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
茹( ㄖㄨˊ rú ):吃。 软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 比喻不凌弱畏强,欺软怕硬。语出《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遵照旧的习惯和规章不改变。《汉书.冯立传》:“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今多用为贬义,意为墨守成规,不求革新。如“因循守旧”。【词语因循】 汉语大词典:因循
《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汤逢大旱以身祈雨,后因以“汤祷桑林”谓仁德爱民。汉荀悦《申鉴.杂言上》:“汤祷桑林
同“悬旌”。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城时牧欲赴官归京》诗:“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词语悬旆】 汉语大词典:悬旆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