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揶揄黠鬼

揶揄黠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东晋文士罗友,少好学,不持节俭。性嗜酒,却不择士庶。还爱在别人的祠堂门外乞求剩食,自己并不以为羞。他的朋友桓温是个大官,常指责他太不像样,可他不屑一顾。他曾向桓温求官,桓温虽以为他很有才,但又觉得他个性怪诞,不是做官的材料,迟迟不肯用他。一天,桓温设宴送友赴任,也约请了罗友作陪,而罗友却到得很晚。桓温问他为何迟到了很长时间?罗友说:我实际上天一亮就出发来了,可惜在半路上让鬼给拦住了。这个鬼还大大地揶揄了我,说什么:“我常见你送人去做官,怎么就不见人送你去做官?”桓温听了笑他滑稽,可心里也很惭愧。

揶揄,嘲弄。黠,狡猾。罗友这段借鬼嘲弄自己的话,很机智地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积怨,使桓温深感愧疚。后因以“揶揄黠鬼”用为滑稽嘲笑的典故。

宋.刘克庄《贺新郎.王实之……辄次其韵》词之三:“更遭他揶揄黠鬼,路旁遮送。”


猜你喜欢

  • 蚕头燕尾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曰,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曾不知以锥画沙之妙,其心通而性得者,非可以糟粕议之也。”蚕头燕尾是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心:谓从心理上瓦解敌方。 攻心是上策,攻城是下策。 表示在战争中政治攻势比军事攻势更重要。语出《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章炳麟《喻培

  • 锥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洛阳人,游说秦惠王而不被登用,狼狈而回,被家里人瞧不起。“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

  • 渭与莘

    《史记.齐世家》:“西伯猎,遇太公于渭之阳。”《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钓于渭水之阳,伊尹未遇商汤时耕于有莘之野。两人因遇明主,方得出为执政大臣。“渭与莘”喻志士隐居之

  • 龟支床

    源见“支床龟”。形容幽居冷寂。宋陆游《幽兴》诗:“龟支床稳新寒夜,鹤附书归旧隐山。”

  • 鸰原

    源见“鹡鸰在原”。喻指友爱的兄弟。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宋范成大《新馆》诗:“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词语鸰原】   汉语大词典:鸰原

  • 朱衣人

    源见“朱衣点头”。指甄拔人才的神人。《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不知暗中自有朱衣人作主,直弄得试官头昏眼闷,好的看做不好,不好的看做好。”

  • 菟裘之计

    《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注:羽父,鲁大夫翚),将以求大宰(注:大宰即太宰。此谓翚自求为太宰)。公曰(注:公即指鲁隐公):‘为其少故也(注:其,指桓公,少,年少,意为因桓公年少,故一直未能

  • 雀角

    同“雀角鼠牙”。《聊斋志异.冤狱》:“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词讼》:“闾阎雀角,起于一时之忿争,因而趋告。”【词语雀角】   汉语大词典:雀角

  • 东方米

    源见“索米长安”。指俸禄。宋王安石《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词语东方米】   汉语大词典:东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