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侯轼闾

文侯轼闾

轼(shì试):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之横木。 闾(lú驴):里巷大门。 此典指战国时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在贤人段干木住所里巷门前,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学者,求学于子夏(孔子学生),不图势利,魏文侯给以官职爵禄,他辞让不受,魏文侯对段干木更以优礼相待。当初,魏文侯曾经向子夏学习经书,以客礼接待段干木,凡经过他住的里巷大门,总是手扶车厢前横木,表示敬意。此典又作“接士轼闾”、“式闾”。

【出典】:

史记》卷44《魏世家》1839页:“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例句】: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式闾真道在,拥篲信谦光。”


【典源】 《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 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史记·魏世家》:“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晋·皇甫谧《高士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段干木本是晋人,后居于魏国,少时贫贱而操守高尚,魏文侯每次乘车经过段干木的住所前就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随从问:“君为什么扶着横木?”魏文侯回答:“这不是段干木的住所吗?段干木是位贤者,我怎么敢不扶木致意呢?”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

【典形】 接士轼庐、式闾。

【示例】

〔接士轼庐〕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式闾〕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式闾真道在,拥篲信谦光。”


猜你喜欢

  • 病肓膏

    同“病入膏肓”。清无名氏《偷甲记.义释》:“我形衰力怯病肓膏,无穷怨望对谁告?”

  • 东园祕器

    《汉书.孔光传》:“及霸(孔光父)薨,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祕器、钱帛。”又《汉书.董贤传》:“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东园,是汉代专造丧葬器物的机构,祕器是棺材之类的葬具。后

  • 长者车辙

    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张)负随(陈)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陈平虽家居陋巷,以破席为门,但多有贵显者与之交往。后遂以“长者车”、“长者辙”称贵显者来访。

  • 桃李满天下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六六《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桃李,指桃树和李树,用以比喻所栽培的学生或所举荐提拔的人才;满天下,极言施惠之广被,俗言到处都有。姚雪垠《李自成

  • 甄妃出宫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

  • 雊雉升鼎

    同“雊雉”。《旧五代史.唐明宗纪第九》:“童谣非祸福之本,妖祥岂隆替之源!故雊雉升鼎而桑穀生朝,不能止殷宗之盛。”【词语雊雉升鼎】  成语:雊雉升鼎汉语大词典:雊雉升鼎

  • 兵行诡道

    《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后以“兵行诡道”谓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水浒传》七九回:“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主谓 指挥作战

  • 三不入

    源见“过门不入”。谓三过家门而不入。形容尽心竭力,忠于职守。宋苏辙《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君忧臣辱自古然,自说过门三不入。”【词语三不入】   汉语大词典:三不入

  • 还桑椹

    《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北史》:“后周赵肃为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椹落其家,就遣人悉拾归其主,诫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物(机杼,本为织布事,此指自己劳动所得),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

  • 跨凤吹箫侣

    源见“乘鸾”。喻仙侣或佳偶。宋朱熹《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词:“生羽翼,上烟霏……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