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月胜秋月

春月胜秋月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元祐七年正月,东坡先生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明色鲜霁,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3年)正月,苏轼在颍州任时,堂前梅花盛开,月光皎洁。夫人王氏本不谙诗词,忽言“春月胜秋月”,苏轼以为此语实诗家语。欣然邀请欧阳叔弼、欧阳季默兄弟饮酒赏月,并作《减字木兰花》词云:“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专咏春月胜秋月,一时传为佳话。后因用为咏春月之典。

元.梁寅《人月圆.春夜》散曲:“三春月胜三秋月,花下惜清阴。”即用此典。


猜你喜欢

  • 吁俞

    同“都俞吁咈”。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 夏 商周之书。”【词语吁俞】   汉语大词典:吁俞

  • 迷鹿马

    源见“指鹿为马”。指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明刘基《感兴》诗之七:“秦国有人迷鹿马,周郊无土载虫沙。”

  • 广陵观涛

    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䘏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濯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

  • 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

  • 摘菊饮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说郛》卷五十九载录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

  • 叔夜锻

    源见“嵇康锻”。形容士人隐居自适,不与权贵交往。宋陆游《穷居》诗:“清宵叔夜锻,平旦伯鸾舂。”

  • 古今一人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竖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原是称赞

  • 斑衣斗彩

    同“斑衣戏彩”。宋陈允平《鹧鸪天.寿表兄陈可大》词:“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 弊梓擢秀

    参见:木荟豫章

  • 画地难入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汉代司马迁曾称赞有的士人即使画地为牢也决不进入,借以表述他决不屈节受辱的心志。后遂用作喻指囚禁之辱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