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应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必担心境内人口太少,应担心境内局势不宁。语出《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也单引 ① 〔有国有家者〕。泛指诸侯卿大夫。汉.崔寔《政论》:“是以有国有家者,甚畏其民,既畏其怨,又畏其罚,故养之如伤病,爱之如赤子。”北魏.崔楷《治河疏》:“臣闻有国有家者莫不以百姓为心。”


猜你喜欢

  • 三千击浪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周在《逍遥游》篇中,描写大鹏鸟迁徙南冥时,气势磅礴,能扶摇直上飞腾,能水击三千里。后用为比喻壮举之典。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三千初击浪

  • 维熊佳兆

    源见“梦熊罴”。谓生男孩之吉兆。明无名氏《四贤记.祈熊》:“向虚空拜祷,愿早赐维熊佳兆。”

  • 苌弘血

    源见“苌弘化碧”。古指化为碧玉的忠臣之血。亦借指碧色。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参雪,碧鲜似染苌弘血。”唐郑谷《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 一编书

    同“黄石略”。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 狗口无象牙

    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乌裘十上还

    源见“季子貂敝”。指仕途受挫,屡遭冷遇。唐骆宾王《途中有怀》诗:“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引而伸之:谓由一事一义推延而及他事他义。触类:接触某一类事物。长( ㄓㄤˇ zhǎng ):增长。 谓掌握某一类事物的知识,加以延展推广,就能增长与此同类的其他事物的知识。语出《易.系辞上》:“引

  • 虚左夷门

    源见“信陵虚左”。谓礼贤下士。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谁料你浪得虚名,那里肯虚左夷门。”

  • 骨肉至亲

    像骨与肉那样相连的亲人。汉武帝刚即位时,大臣们都以吴楚等七个诸侯国的叛乱为戒鉴,许多人都认为晁错当时的削藩之策是正确的,而杀死晁错是冤枉。他们认为诸侯国几十座城市相连,势力过于强大,想要削弱诸侯国的势

  • 漂母饭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淮阴城北临淮水,韩信昔曾在此钓鱼),诸母漂(在水中击打洗涤衣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