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

指李广抗击匈奴贵族侵扰之功劳虽大,然而得不到高封。后以此典比喻功高没有爵位,得不到高级封赏;或比喻命运不佳,有志难酬。当初,李广堂弟李蔡同李广一道侍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李蔡积累功劳到二千石(汉郡守俸禄,即月俸一百二十斛)级。汉武帝时期,做代(今河北蔚县一带)相(侯国最高长官)。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担任轻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跟随卫青大将军出击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封赏标准,被封为安乐(县治在今山东博兴东北)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中,代替公孙弘(字季,薛〔今山东滕县南〕人。汉武帝元朔年间为丞相。为人意忌,外宽内深,排挤善类)做丞相(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李蔡为人品格在下等之中间,名声在李广以下很远,但是李广没有得到爵位和封邑,官职没有超过九卿,可是李蔡被封为列侯,职位达到三公。李广部下许多军官和士兵有的取得封侯之赏。李广曾经和望气家王朔闲谈,说:“从汉朝出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在其中,可是各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够中等人,然而因为出击匈奴之军功而取得侯爵的有几十人,而我不算落在人家后面,可是没有些微功劳去取得封地,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我的生相不该封侯吗?还是命里注定呢?”此典又作“苦战不侯”、“未封侯”、“数奇见惜”、“侯印不闻”、“百战不侯”、“飞将难封”、“李广数奇”。

【出典】:

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2873、2874页:“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出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即属第八等。汉时以九品论人,上中下之中又有上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汉以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而蔡为列侯(爵位名。汉初称彻侯,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通侯。又改列侯。汉代异姓功臣受封称列侯),位至三公(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望云气附会人事,占卜吉凶)王朔(当时望气家,善于占卜)燕语(私下交谈),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略次于将军)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古代对西北各族泛称。此指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例句】: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李白《赠张相镐》之二:“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数奇见惜,挫猿臂之将军。” 唐·温庭筠《伤温德彝》:“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39回:“甘棠有荫,空留后人之思;飞将难封,徒博数奇之叹。” 清·郁植《悲歌》:“卫青天幸辄有功,李广数奇竟何益。”


见 “李广未封”。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


【词语李广难封】  成语:李广难封汉语词典:李广难封

猜你喜欢

  • 元龙豪

    同“元龙豪气”。明文徵明《和陈道济金陵杂诗.入京》:“野草依然朱雀桥,风流今属元龙豪。”【词语元龙豪】   汉语大词典:元龙豪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富贵花。语出宋.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鲁迅《坟.论“他妈的”》:“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

  • 壶中诀

    同“壶公术”。南唐李中《寄杨先生》诗:“莫把壶中秘诀,轻传尘里游人。”

  • 谢师归养亲

    《韩诗外传》卷九之三:“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鎌,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

  • 伯鸾歌

    同“伯鸾吟”。金元好问《出都》诗:“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 燕山石

    同“燕然石”。南朝 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词语燕山石】   汉语大词典:燕山石

  • 蓂荚

    《竹书纪年》卷上:“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数其荚数多少,可知是何日,因以流传为象

  • 韩娥曲

    源见“馀音绕梁”。泛指善歌艺人的优美动人的歌曲。清侯方域《偶听弦索后又寄一首》:“阊门听尽韩娥曲,不比樽前唱《渭城》。”

  • 麦化蛾飞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晋永嘉中,梁州雨七旬,麦化为飞蛾。”传说西晋永嘉年间,梁州地方阴雨连绵,小麦都化成飞蛾。人们视此为世乱的凶兆。唐.韩愈《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诗:“见墙生菌遍,忧麦

  • 白虎议

    《后汉书.章帝纪》:“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