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李谧传》:“(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宋政和(宋徽宗年号,公元一一一一——一一一八)时,都下李德茂环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比喻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行为。亦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各人自扫檐前雪,莫管他家
见“爱莫能助”。元·黄溍《赠熊天瑞先辈》:“感君远来增叹吁,~将何如!”
所,处所。得其所,得到应有的归宿。死得是地方,即指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北魏张普惠。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今河北正定)人,专心坟典,受士人称赞。作谏议大夫时,当朝灵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亡故后谥号“太
同“孟母择邻”。汉王充《论衡.率性》:“由此言之,迫近君子,而仁义之道数加于身,孟母之徙宅,盖得其验。”
汉代茅容的黍食。郭泰遇见茅容,觉得他举止与众不同,便借宿于茅家。茅容杀了鸡给母亲吃,自己和客人只吃粗饭淡菜。对此,郭泰大为赞赏。见《后汉书》卷九十八。后世因以“茅黍”称待客饭菜不丰盛。
同“黄钟瓦缶”。茅盾《西江月.为新刊〈苏联文学〉作》词:“形象思维谁好,典型塑造孰优。黄钟瓦釜待搜求,不宜强分先后。”见“黄钟瓦缶”。茅盾《西江月·为新刊〈苏联文学〉作》:“~待搜求,不宜强分先后。”
同“座右铭”。唐高骈《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源见“子夫入侍”。指后宫受到的宠幸。清钱谦益《仿元微之何处生芳草》诗之四:“更衣恩宠在,搔首恨飞蓬。”
《史记.季布列传》:“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楚人季布,为侠义之士,在楚